表面光鮮亮麗的方案文字。他深入瞭解大壩鎮各行業的市場前景和發展趨勢,反覆論證方案中的每一項舉措是否符合市場規律和經濟發展要求。

此外,楊曉深知優質的服務對於吸引企業入駐至關重要。為此,他認為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跟蹤服務,個性化定製服務尤為重要。

無論是在專案洽談階段還是後續落地運營期間,都要有專人負責及時回應企業關切、解決實際問題,讓投資者感受到大壩鎮政府的誠意與關懷。

並且,透過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系,進一步壓縮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打造一個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營商環境。

正當楊曉全身心沉浸於方案創作之中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他停下手中的筆,拿起手機一看,來電顯示欣茂實業公司的老闆——何茂才。

“楊鎮長,聽說您最近正在忙著搞招商引資的事情?”電話那頭傳來何茂才熱情洋溢的聲音。

“哈哈,是啊,何總,請問你找我有何貴幹?”楊曉微笑著回答道。

“是這樣的,我這邊有點小想法想要跟您溝通一下。您看咱們大壩鎮現在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那能不能也給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本地企業來點兒扶持政策呢?畢竟我們在這裡已經經營多年啦。”何茂才開門見山地說出了自己的訴求。

,!

聽到這話,楊曉心頭不禁微微一動。其實他早就考慮過如何更好地激發本地企業的活力和潛力,而何茂才所在的企業雖然規模不算太大,但在當地卻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如果能夠以這家企業作為典型案例,將其納入到整個招商方案當中加以宣傳推廣,無疑會大大增強方案的說服力和可信度。

想到這裡,楊曉連忙說道:“何總,您這個提議非常好。我正想著怎樣才能讓我們本地企業在這次招商引資浪潮中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呢。要不這樣吧,你方便過來一趟嗎?我們當面好好聊聊具體的細節問題。”

“好,那我下午來你辦公室,我們好好談談。”說完何茂才掛了電話。

楊曉又調整了下方案結構,專門列出一塊關於本地傳統企業和引進企業合作的設想。

下午,何茂才如約而至。兩人一番交談下來,楊曉收穫頗豐,不僅得到了許多本地市場一手資訊。又為何茂才的企業量身定製了部分優惠轉型策略,而這些策略也將成為他招商引資方案中的一大亮點。

最佳化完方案後,楊曉拿著方案來到鎮長辦公室。雖然任光輝鎮長在他轉正一事上有不同的意見,但是從程式上來說,楊曉必須向他彙報。

楊曉敲了敲門,聽到裡面傳來一聲“進來”後才推門而入。任光輝鎮長抬起頭看到是楊曉,眼神裡帶著一絲複雜的情緒。

“鎮長,這是我的招商引資方案,請您過目。”楊曉恭敬地遞上方案。任光輝接過方案,仔細翻閱著,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這裡面涉及的優惠政策是否太多了?我們鎮的資源有限。”任光輝提出質疑。

楊曉趕忙解釋道:“鎮長,只有足夠吸引人的政策才能引來大企業,而且前期投入後期回報會更大,像鄭風的企業按照這種轉型策略就有望擴大規模。”

任光輝沉思了一會,“嗯,你說得有一定道理。不過你也要考慮實際操作中可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

“鎮長,您放心,招商引資中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及時處理,所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楊曉又說道。

“你的意思是摸著石頭過河?那我不同意這個方案,我們大壩鎮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任光輝拒絕道,他眼神一閃,彷彿是找到了楊曉的破綻。

“這……鎮長,如果什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