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得知學校建設的資金申請流程順利結束之後,心情異常激動。他迫不及待地拿起電話,迅速與施工單位取得了聯絡。

沒過多久,施工單位便積極響應。派遣了一名經驗豐富,外表看上去十分乾練的負責人李,前來商討具體的合作細節。

當李剛抵達時,楊曉早已在門口等候多時。他滿臉笑容,熱情地迎上前去,與李剛親切握手,並引領其進入會議室。入座後,楊曉將精心準備好的關於目前幾所村小學校建設的詳細方案遞到了李剛面前。

李剛接過方案,認真翻閱起來。他時而眉頭緊鎖,時而輕輕點頭,顯然正在深入思考其中的各項內容。經過一番細緻的研究,李剛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份方案整體來說非常不錯,但有部分工程專案實施起來難度確實比較大,相應的成本恐怕也會超出我們最初的預計。”

楊曉聽到這個訊息,心中不禁一緊。要知道,這筆建設資金可是他們歷經千辛萬苦才爭取下來的,每一分錢都顯得如此珍貴。

“李經理,你不知道這些學校對於村裡的孩子們來說意味著什麼。這裡周邊村子的孩子們想要上學實在太不容易了,如果因為成本問題導致專案無法順利推進,那可真是讓人痛心疾首。”說著,楊曉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憂慮和急切。

李剛靜靜地聆聽著楊曉的訴說,他被對方真摯的情感所打動。沉默片刻後,李剛緩緩開口道:“楊鎮長,請您放心,我完全能夠理解您的心情以及這所學校的重要性。我回去之後會立刻組織團隊重新核算整個方案,儘可能地壓縮那些不必要的開支,並最佳化一部分施工工序,努力降低成本,確保專案能夠按照原計劃有序開展。”

楊曉聽完這番話,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他滿懷感激之情,緊緊地握住李剛的雙手,激動得一時不知該如何表達謝意。

兩人對視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中堅定的決心和信念。在這一刻,他們彷彿成為了並肩作戰的戰友,共同為了孩子們的未來而努力拼搏。

幾天後,李剛帶著新方案來找楊曉。不僅沒有超支還縮短了工期。楊曉高興極了,立馬簽訂合同。隨著開工儀式的舉行,看著工人們熱火朝天地動工,楊曉滿是欣慰,彷彿看到嶄新的校園已經建成,孩子們歡快地在裡面學習翫耍。

接著,楊曉又聯絡學校所需器材和基礎設施的供應商,一家家對比價格和質量。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家專門做教育器材捐贈的公益組織。楊曉心中一動,趕忙與這個組織取得聯絡。

經過一番溝通了解到,只要楊曉這邊能提供足夠的證明材料,表明這些器材確實是用於貧困地區的村小學,他們就能免費提供一部分基礎教學器材。楊曉馬不停蹄地準備材料,提交稽核。幸運的是,稽核順利透過。當楊曉把這個訊息告訴學校的老師的時候,大家都很高興,覺得這真是太及時了。

同時,當地村民們知道這件事後,紛紛自發組成志願者隊伍,幫忙搬運建築材料或者做些力所能及的雜事。楊曉看著眼前齊心協力的場景,內心充滿感動。他更加堅信這所學校一定能夠順利建成,成為孩子們夢想起航的地方。

然後,在所有事情順利進展的時候,鎮教育部門去縣教育局報賬,教育局財務部門卻告知他們沒有資金。楊曉聽到這個訊息猶如晴天霹靂。

隨後,他立刻趕到縣教育局財務部門詢問情況。財務人員無奈地表示,由於上頭資金分配臨時調整,原本撥給他們這筆款項挪作他用了。

楊曉心急如焚,他隨即向教育局局長辦公室走去。此時,沈明正在辦公室和一個女教師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不知道楊曉正朝他辦公室走。

楊曉來到辦公室外面敲了敲門,辦公室內的兩人一驚,然後整理了一下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