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後第一次黨委會(第2/3頁)
章節報錯
接著接過了話頭:“嗯,姚書記說的有道理。不過,我覺得這修路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切入點。透過修好路這件事,能夠充分展示出我們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和積極作為,從而樹立起良好的形象來吸引更多的關注和投資。”他微笑著看向眾人,眼神裡充滿了期待,周圍的人聽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楊曉微微皺起眉頭,認真思考了一會兒之後才緩緩說道:“姚書記講得一點都不錯,關於資金這塊兒,我們必須要提前做好詳盡的預算規劃才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我個人的想法是,挑選出幾個當前最需要解決道路問題的村,集中力量優先動工,爭取打造出幾個具有示範效應的樣板工程出來。這樣一來,既能有效地解決一部分群眾的實際困難,又可以為後續更大規模的修路行動積累經驗,打下堅實的基礎。”說完這番話,他環視了一圈會議室,觀察著大家的反應。
此時,原本一直在默默傾聽的趙朝剛終於忍不住開了口:“楊鎮長,依我看,除了資金方面的考量之外,對於施工隊伍的選擇可千萬不能馬虎大意。不僅要確保他們具備過硬的技術實力和施工質量保障能力,同時還要嚴防有人藉此機會暗中搞小動作,謀取不正當利益。畢竟這可是關乎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兒,容不得半點疏忽。”他一臉嚴肅地看著楊曉,語氣堅定而有力。
,!
楊曉表示贊同:“趙副鎮長提醒得很對,這件事可以交給紀委塗書記監督,務必做到公開透明。”
最後,經過充分討論,確定了初步方案。楊曉滿意地點點頭,著手準備推進各村路面硬化維修工作。接著,楊曉又組織討論修建村級活動場所的事項。
楊曉看向大家說道:“村級活動場所關係到村民們的文化生活和集體活動開展,目前不少村子連個像樣的活動場地都沒有,大家說說看法吧。”
負責分管民政工作的張世林清了清嗓子,然後鄭重其事地說道:“楊鎮長,依我之見,得先去把各個村目前的空地資源給調查清楚。只有搞明白了這些情況,才能更精準、更科學地去規劃這活動場所的規模大小,您說是吧?”
自那任光輝黯然下臺之後,這位張世林可就像是換了個人似的,跟楊曉之間再也沒起過什麼衝突與爭執。而楊曉呢,倒也沒有故意去刁難他。畢竟嘛,只要不是涉及到什麼原則性的大問題,大家都還是好同志。
再說那趙朝剛和任雲二人,現如今他們倆可謂是勢單力薄,在鎮裡的影響力大不如前。所以,他倆基本上也不再公然反對楊曉的決策,甚至在那至關重要的黨委會上,也鮮少再有發聲表態的時候。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負責農業生產的任雲忽然開口提議道:“各位同志,我倒是有這麼一個想法。在建設這活動場所的時候,是不是可以適當地融入一些本地獨具特色的農業元素進去?比如說,專門劃出一塊區域來弄成農產品展示區,如此一來,不但能夠讓這活動場所的功能變得更為豐富多彩,而且還順帶著把優質農產品給好好地宣傳推廣一番。”眾人一聽這話,頓時眼睛放光,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一個個都對這個新穎的主意讚不絕口。
楊曉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對某個提議的贊成,但與此同時,一絲疑惑卻悄然爬上了他的心頭。要知道,就在不久前,趙朝剛和任雲這兩個人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於黨委會上變得異常沉默,甚至可以說是銷聲匿跡。楊曉對此早已習以為常,然而今日,情況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兩人不僅表現得相當積極主動,居然還踴躍發言了。
儘管心中略有疑慮,但楊曉並未深思熟慮下去。他暗自思忖道,如果這二人真能認真投入到工作之中,那自己又何必斤斤計較呢?正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啊。
念及此處,楊曉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