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白瀟這是在虐待!(第2/2頁)
章節報錯
了南部客運站,和火車東站找的,也沒找到。”
白瀟指示道:“繼續說11月29日。”
林紅琴回:“29日……下午下班後我和我老公開車去了家附近的那家萬噠廣場找也是沒找到就回來了。”
白瀟繼續說:“再說一下11月30日。”
林紅琴回:“11月30日,我和我老公開車去了區圖書館找,對,因為我兒子平時愛看書我們就去那裡找了。”
林紅琴和張振勇對同一個問題的回答,沒有一條是能對得上的。
白瀟和林紅琴這幾番一問一答下來,庭審直播間的觀眾們彈幕都說可以不用再審,可以直接判死刑了。
在大家以為白瀟這段對倆人的詢問就到此為止的時候,沒想到白瀟接下來的操作,讓大家直呼毒辣,有種把人殺死了之後又鞭屍的感覺。
白瀟竟然回過頭來問林紅琴:“被告人林紅琴,請你把從11月26日至11月30日和張振勇一起如何尋找,去哪兒尋找林一白的話再複述一遍!”
林紅琴精神都要崩潰了,虐待,這絕壁是在虐待自己!
複述是不可能複述得了的,人難以重複自己說過的假話,是因為謊言本身缺乏真實記憶的支撐。
研究表明,說謊時大腦的“執行控制網路”活躍度顯著增加,而重複謊言會進一步加劇疲勞,導致錯誤率上升。
人在陳述真實事件時,語言和記憶的提取幾乎是“無意識”的。
而謊言需刻意控制,說謊需要呼叫前額葉皮層進行邏輯編排,這一過程緩慢且容易出錯。
即使是高明的說謊者,也需要依賴“貼近真相的謊言”或提前準備細節來降低風險。而普通人重複謊言時,往往會在上述多因素作用下露出破綻。
而林紅琴的說謊環境更為糟糕,這些謊言不僅不是提前編造好的,還是被突然襲擊提問,在法庭上面對法官、對方律師、法警、所有旁聽人員的這種高壓、恐懼的環境中臨時編造的。
別說過個幾個小時,幾天再去重複讓她去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讓她重複前一秒的回答都答不出來,林紅琴基本上就是說完就忘。
白瀟深諳這點,也正是注意到了林紅琴比起張振勇更顯得高度緊張,所以才臨時起意殺林紅琴個回馬槍。
白瀟一問完,別說其他人,連法官的都震驚了,好傢伙,這白大律師果然不名虛傳,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