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著這點糧食活命了呀。”漢子焦急地問道。

那負責分發糧食的小吏卻不耐煩地瞪了他一眼:“分錯啥呀,就這麼多,愛要不要,後面還好多人等著呢,別磨蹭。”

漢子心中氣憤,可又不敢得罪這小吏,只能無奈地抱著那少得可憐的糧食,往自家臨時搭建的帳篷走去,邊走邊嘟囔著:“這朝廷的救濟糧咋就這麼點呢,這日子可咋過喲……”

而一些正直的官員察覺到了這些亂象,趕忙將情況上報給了朝廷。李承乾得知後,龍顏大怒,拍案而起:“這幫貪官汙吏,朕在前方打仗,他們在後方竟這般魚肉百姓,簡直是豈有此理!來人啊,派御史臺的人下去徹查,一旦查實,絕不輕饒!”

御史臺領命而去,一場針對戰後貪腐的清查行動在邊境各地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那些個平日裡作威作福的貪官汙吏們,聽聞風聲,嚇得惶惶不可終日,有的想要銷燬證據,有的則想著找關係開脫,可這一次,朝廷是鐵了心要整治這股歪風邪氣,絕不姑息遷就。

在清查的過程中,還牽扯出了一些朝廷中的大員,他們在背後為這些貪官汙吏撐腰,從中謀取私利。一時間,朝堂之上又是一陣動盪,大臣們人人自危,生怕這把火燒到自己身上來。

“陛下,此次清查,竟發現禮部尚書張大人也與此事有所牽連,那張大人在朝中頗有威望,這……這該如何處置呀?”一位御史面色為難地向李承乾稟報道。

李承乾臉色陰沉得可怕,眼中滿是失望與憤怒:“朕本以為張大人身為禮部尚書,當以身作則,清正廉潔,卻沒想到他也做出這等貪贓枉法之事,傳朕旨意,先將張大人革職查辦,家產抄沒,待查清所有罪行後,再依律論處。”

隨著張大人的落馬,朝堂上的各方勢力再次重新洗牌,原本依附於他的那些官員,趕忙尋找新的靠山,而其他勢力則趁機擴張地盤,朝堂之中的鬥爭愈發激烈起來,那看似平靜的朝堂表面下,實則暗潮洶湧,彷彿一場看不見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後宮這邊,隨著對謠言的管控,麗妃的日子總算是稍微安穩了些,可她卻也因此看清了後宮之中人心的複雜,往日裡那些笑臉相迎的姐妹,背地裡竟能說出那般傷人的話來,這讓她對這後宮的爭鬥越發心灰意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娘娘,您莫要再為那些事兒傷神了,往後咱們就守著這麗妃宮,過自己的日子便好,那些個煩心事,就當沒瞧見吧。”宮女在一旁輕聲勸道。

麗妃微微嘆了口氣:“也只能如此了,只盼著陛下能一直聖明,這後宮也好,朝堂也罷,都能少些紛爭,多些安寧呀。”

而就在大乾朝內部被這戰後的諸多事宜攪得不得安寧之時,匈奴那邊也並未閒著。匈奴單于雖在戰場上受了傷,可卻並未因此而放棄報復大乾朝的念頭。他一面派人在草原上四處收攏殘兵敗將,重新整頓軍隊,一面又暗中聯絡周邊其他一些對大乾朝心懷不滿的小部落,想要結成聯盟,待時機成熟,再次對大乾朝發起進攻。

“大乾朝,你們別高興得太早,今日之仇,本單于定要加倍奉還,遲早有一日,我要踏破你們的京城,讓你們也嚐嚐這亡國之痛!”匈奴單于躺在病榻上,面色猙獰地對著身邊的將領們說道。

將領們也紛紛附和:“單于放心,我等定當追隨您,與大乾朝不死不休,待我軍恢復元氣,定要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為了能儘快恢復實力,匈奴人開始加大對草原各部的搜刮,搶奪牛羊、糧食等物資,那些小部落雖心中不滿,可攝於匈奴的強大武力,也只能敢怒不敢言,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整個草原上都籠罩著一層壓抑而緊張的氛圍,彷彿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大乾朝在邊境安排的探子很快便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