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如果我們詢問,什麼是斯馬特所說的“通常的道德良心”, 似乎有很多考慮而不是功利被認為是道德上重要的。但是,斯馬特警告我們“常識”不能相信,這才是對的。我們只要考慮一下就會發現,道德常識的缺點是很明顯的。很多白人曾經感到,白人和黑人有著重要的區別,所以白人的利益無論如何都是更重要的。由於相信他們那個時代的“常識”,他們可能堅持適當的道德理論應當包容這一“事實”。今天,沒有一個人認為這樣的鼓譟值得一聽,但是,誰知道還有多少其他不理性的偏見仍然是我們道德常識的一部分?瑞典社會學家岡納?邁爾代爾(Gunnar Myrdal)在他關於種族關係的經典研究著作《美國困境》(An
American Dilemma;1944)一書的結尾處提醒我們:
肯定還有這類活著的人不可能覺察到的其他無數錯誤,因為西方文化模式的迷霧包裹著我們。文化影響力已經建立了我們對精神、肉體以及我們開始於其中的宇宙的假定,提出我們的問題,影響我們追尋的事實,決定我們對這些事實的解釋,指導我們對這些解釋和結論的反應。
例如,有沒有這種可能:未來的一代將會厭惡地回顧這樣的情形:在21 世紀,很多人享受自己的舒適生活,而第三世界的孩子卻死於很容易防止的疾病?或者厭惡地回顧我們圈養並屠殺無助的動物的情形?如果有這種可能,他們可能就會注意到,今天的功利主義哲學家被批評為“頭腦簡單”,因為他們提出了坦率地譴責這類事情的道德理論。
。 想看書來
第8章 有沒有絕對的道德規範(1)
你不可以做惡以成善。
——聖保羅:《羅馬書》(50 年)
哈里?杜魯門與伊莉莎白?安斯康
作為作出向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決定的人,美國第33任總統哈里?杜魯門將永遠被人們記住。當他1945年成為總統的時候,隨著富蘭克林?D?羅斯福的去世,杜魯門完全不知道關於這種炸彈的進展情況,不得不由總統顧問向他提供這些情況。他們說,聯軍將要在太平洋贏得戰爭了,但是代價巨大。已經做好了登陸日本本國島嶼的準備,甚至會比諾曼底登陸更為血腥。然而,在日本一兩個城市使用原子彈,可能會使戰爭迅速結束,就沒有必要登陸了。
杜魯門一開始不願意使用新武器。問題是每一顆炸彈都會毀滅整個城市——不只是軍事目標,還有醫院、學校和家庭。婦女、孩子、老人和其他非戰鬥人員,都會和軍事人員一樣被掃平。雖然聯軍以前也轟炸過城市,但杜魯門感到新式武器會使非戰鬥人員的問題變得更為尖銳。而且,美國曾公開宣佈譴責襲擊平民目標。在1939年美國參戰之前,羅斯福總統曾經向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英國政府提交正式公文,以最強烈的措詞譴責炮擊城市:
平民的上空的無情炮擊……已經造成了數千毫無抵抗能力的男人、婦女、兒童的死亡和傷殘,使每一個文明的男人和女人感到痛心,深深地震撼了人類的良知。如果在世介面臨悲劇性的大災難期間,採用這種慘無人道的暴行,那麼成百上千的對爆發的戰爭毫無責任的無辜平民,他們甚至完全沒有參與這場戰爭,
卻將失去他們的生命。
在決定授權實施轟炸時,杜魯門表達了同樣的思想。他在他的日記中寫道:“我已經告訴陸軍部史汀生(Stimson)先生,把軍事目標和士兵、海軍作為它的目標,而不是婦女和兒童……他和我是一樣的,目標將會是純軍事目標。”由於杜魯門知道炸彈將會毀掉整個城市,很難知道如何解釋這一點。然而,有一點是清楚的,他很擔心非戰鬥人員的問題。還有一點也是清楚的,他滿足於他做了那件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