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助,便給白塔寺捐了五萬兩銀票,請動了寺裡的一百名武僧及兩位僧人大醫師、兩位僧人藥師。

當日雲族分支第二批的人披麻戴孝,浩浩蕩蕩出了金城,奔往天水。

次日他們到達災區之後,竟是發現朝廷田家軍已經到了,並且已經忙了幾個時辰在廢墟里尋找存活者。

雲族本家的傷者已從虎奔軍將士的手裡領到了藥,止住病情惡化,除去一個年邁老人因著聽到兒子、孫子都死亡的訊息放棄了求生沒有吃藥死亡,其餘的人都活了下來。

七日之後,天水地震的訊息傳到了吐蕃、回屹、匈奴馬匪耳朵裡。

馬匪頭目原以為虎奔軍去天水救災不在封地,便可以去玉門、敦煌等地搶劫村莊,後來聽說虎奔軍未被派去天水,而是一直駐守在金城,便打消了念頭。

回屹的十幾個部落得到的訊息是虎奔軍去了天水救災發藥,認為眼下隴地大亂,虎奔軍忙著救災,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決定佔領定朝的土地,結束遊牧的苦日子。

他們摒棄了以前的不和,開了一次大會,聯手召集了所有的騎士,準備攻打玉門,而後佔領隴地第一重關易守難攻的嘉峪關,再慢慢的往東推進吞掉酒泉、張掖,建立回屹國。

在一個寧靜的黎明,回屹十幾個部落發起對定朝的攻擊。

前鋒軍三千名騎士已經出發奔出三十里,都能瞧到玉門的城門,竟是遭遇到在此伏擊兩天兩夜之久的三千名虎奔軍。

兩軍交戰,回屹騎士隊伍就是個雜牌軍,無論馬匹、武器、軍士、配合能力都比虎奔軍差了許多,又中了陷阱,導致全軍覆沒。

虎奔軍氣勢如洪,趁勝殺到回屹部落的步兵隊伍,軍馬踏死近千人,將士殺死兩千餘人,成為定朝建朝以來跟回屹部落之間最大的勝戰。

這一戰令回屹十幾個部落元氣大傷,十年之內都不敢再有侵犯定朝隴地的心思。

當時何冬、李炳定救災軍隊時,李炳就考慮到天水大地震帶來的軍勢影響,堅決不讓何冬動用虎奔軍去救災。

李炳與何敬焱並沒有互相通訊,然而何敬焱憑著敏銳超前的軍事眼光,果斷正確的軍事決策,秘密的派出一半的虎奔軍分為三批前往邊防。

玉門大捷無疑給因著天水大地震陰雨連綿的朝堂帶來了燦爛的大晴天。文武百官個個恢復了神采,特別是眾位武官,嗓門比以前還要高。

皇宮裡連續吃了十二日素食的何冬大喜之下,恢復了一日三餐的葷食,給慶王府、李王府賜下飯食珠寶。

又過了幾日,李炳、何義揚、李雲青完成救災任務,平安返回長安。

早朝時,何義揚高聲念出了天水賑災時立下功勞的官員,頭一個便是在第一時間贈送價值二十餘萬銀錢藥品、提供預防疫病方法的護國公主李晶晶。

天水大地城死亡人數一萬三千四百餘名,炎炎夏日,屍體在烈日下暴曬一天就臭了,兩天就*。

定西長史與天水城府的官員按照李晶晶信上所寫的內容,一條條嚴格執行,將所有的屍體全部當日焚化,又到處曬石灰粉、發放藥物,這才沒有引發疫情。

何敬焱與李晶晶是夫妻。李晶晶做的一切也就等於是他所做。

這下前幾天關於何敬焱冷血不管天水災民的謠言不攻自破。

第二位就是定西長史。他被何冬下旨連升三級,任命為隴道都督。

何義揚高聲道:“父皇,天水的災民約有兩萬餘人,三成留下不願離開,六成去了金城,只有一成進入陝西道。”

“兩千多名災名對於陝西道來說不算多,便是到了長安也能安置下。”何冬想到何敬焱上報安置災民的策略,忍不住讚歎道:“瞧瞧焱王兩口子,剛去封地就給朕打了一個大勝仗,還幫朕收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