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意讓把銃床後面的斬馬刀去掉。
但是這給了他一個啟示——刺刀,是可行的。
早在比崇禎七年所處的西元一六三四年更早二十四年的一六一零年,在法國小城巴榮納就已經出現了刺刀。明朝的冶煉技術並不遜色於歐洲,鍛造技術更有勝之,沒理由打造不出刺刀來的。
杜建河打造過魯密銃,因此安裝起來很是熟練,用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便是安好了。
由於之前他已經向眾人叮囑了無數遍需要注意的各組成部分的尺寸,是以非常之契合,沒有任何問題。
杜建河看著手中又長又大的魯密大銃,嘴角露出一抹自豪的笑容。
他知道,這是自己這輩子打造出來的最好的武器。
沒有之一。
因為再也不可能有什麼東西,會被他這麼重視,這麼傾注於心血其上。
銃筒尾部有一個細細的刻畫——那是杜建河的名字。
整個魯密銃長約七尺二寸,重達九斤,而過去杜建河打造的魯密銃大約在五斤到七斤不等,都沒有這麼重。之所以重量會增加,是因為董策的重視,沒有人敢於偷工減料,選的都是上等的材料,甚至銃筒都格外的厚實了一分。
冷鍛而成,堅厚非常。
本來按照常理,他們製造完之後應該要測試一下的,但是沒有董策的條子,他們根本領不到火藥和鉛彈。
這些就為人下人的工匠們以一種小心卑微的姿勢來看待外面,他們的群體相對封閉,也不大願意跟外面接觸,而每當看到像是王羽,李貴這些管事兒的官員的時候,都會跪在路邊,深深的埋下頭去。
好生活來之不易,便是卑微一些也沒什麼。
當董策得知了魯密銃製造完畢的訊息的時候,立刻便頂著寒風趕過來了。
他來的時候,趙鐵砧剛剛把一把哥薩克騎兵刀打造好。
正在給刀淬刃。
他用鐵鉗子把刀快速的從爐中拎出來,然後以極快的速度伸進了一邊兒的大水缸裡。
不過水缸裡的液體並不是水,而是一種非常渾濁發黃的液體,還散發著一股濃重的尿騷味兒。
董策瞧了一眼便知道是什麼了。
這正是尿。
給刀劍淬刃的液體大概有三種:水,油,尿和血。
三種液體對冷兵器淬鍊,各有優劣之處。
水淬的時候,冷卻速度很快,能得較深的淬硬層,缺點是開裂傾向大,也就是說硬而脆。
油淬時冷卻速度慢,因此在零件尺寸較大時可能淬不透,但是開裂傾向小,也就是說不那麼硬,但是韌性會好一些。
尿和血其實是一種,若是用後世的話來說,其實就是倆字兒:鹽水。鹽水淬火的冷卻速度比水更快,淬硬能力更強,比水淬的更硬,當然,其開裂傾向也不比水差。
採用油淬會使得武器具有相當的韌性,但是這種韌性有其不確定性,其質量也很值得懷疑。至於更好的韌性,主要還是依靠回火解決。
董策選取的哥薩克騎兵刀和騎兵長矛,都更注重軟硬度,所以基本上都是血淬尿淬。
“大人,魯密銃,打造好了。”杜建河滿臉恭敬的把火銃奉上。
董策吸了口氣,結果魯密銃,入手微微一沉,不過這個重量對他來說不算什麼。
他拿在手中仔細端詳。
這杆比一般人要高兩個頭的大槍整個呈現出一種很漂亮的流線型,色澤青黑,透現出一種金屬百鍛之後的厚重光芒。銃筒筆直,銃床厚重,槍托是柳木做的,上面有細膩的紋理。扳機、準星、照門,上面的每一個細節處,都是如此的精緻。
“這是在我手下,誕生的第一把火銃啊!”董策心裡一個聲音在迴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