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主人的面向,打造一個木製的模型,而後在模子上面貼上金屬片兒,細細的捶打成型。

正因為如此,是以對面具主人的還原度非常高,幾乎可以看到這面具主人當年的樣子。

這面具也算的是一件寶物了,青雲子生平所見,比之更好的也不多。

那銅簋,則是更勝一籌。

銅簋,乃是一種容器,相當於後世的大碗,用來盛黍、稷、稻、梁等。

這打件兒銅簋,口徑大約在七寸上下,通高接近八寸。整體做工極為的精緻,直頸、平唇、口微斂,弧壁,獸形雙耳,扁鼓腹,喇叭形圈足,圈足下為一方座,方座上有四個長方形孔。頸部與方座上皆飾簡化龍紋,圈足素面下面是方座,上面則是一個類似於碗的容器。方座長寬和口徑差不多,高約三寸。

各個朝代不同,銅簋的樣子也是不同,商代的簋多無蓋,無耳或有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帶蓋,有二耳、四耳,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也是這個時代出現的。戰國以後,簋就很少見到了。

簋和鼎一樣,也曾作為標誌貴族等級的器物。簋往往成偶數出現,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八簋與九鼎相配。

曾文信自然是識貨的,當下便是眼睛一亮:“這是銅簋啊?”

“沒錯兒。”

青雲子這一次沒問他,便是把銅簋拿在手中端詳著看。

他仔細看了看,銅簋中似乎還刻了幾個字,只是已經磨損的極為嚴重了,看不真切。

曾文信急切道:“青雲師叔,您給掌掌眼,這是三代哪一朝的?”

青雲子仔細看了半響,搖了搖頭:“我不蒙你,這不是三代的,先秦的都不是……瞧著像是宋時做的,看規格的話,似乎是仿了周朝時候的形制。”

曾文信聞言,不由得心裡一陣失望。

有心是想要不信的,但他也知道,青雲子在鑑別古董上,也是一把好手,眼神兒是極為銳利的,輕易不會看走眼。既然他說了這物件兒是宋朝仿製的,那麼基本上情況就是這樣了。

不過轉念一想,便是失笑。

自己似乎是有點兒貪心不足了。

這一次出來,本來就沒想著要挖到什麼大墓,能挖到完顏銀術可的這一處大墓,已經是意外之喜,這裡面的黃金這般多,自己那一份兒也絕對少不了,僅僅是這一次的收益,怕是就能頂的上過去一年的收益,還一定要奢望什麼?

另外一件兒東西,則是一頂花珠冠。

這花珠冠大約有五寸高,冠緣內徑在六寸左右,乃是用金絲編成的類似於紗帽的網格狀,頂部編成海棠花飾,花珠鋪綴。整體打造的極為華美,金絲極細,更有大珠點綴,火光一照,用珠光寶氣來形容絲毫也不為過。

在花珠冠的後面,則是點綴著一塊兒納言,這納言乃是透雕,雕琢成了練鵲銜枝形。納言乃是極為上等的羊脂白玉雕就,通體晶瑩,極為細膩,寬約兩寸,高接近兩寸,厚約三分,綴於冠頂正中。

《金史》有載,皇后所用的帽子就稱為“花株冠”。

《金史·志二十四·輿服中》記載:“皇后冠服。花株冠,用盛子一,青羅表、青絹櫬金紅羅託裹,用九龍、四鳳,前面大龍銜穗球一朵,前後有花株各十有二,及、孔雀、雲鶴、王母仙人隊、浮動插辦等,後有納言,上有金蟬金兩博鬢。以上並用鋪翠滴粉縷金裝珍珠結制,下有金圈口,上用七寶鈿窠,後有金鈿窠二,穿紅羅鋪金款幔帶一”。

《宋史·志一百四·輿服三》,“花釵冠,皆施兩博鬢,寶鈿飾。翟衣青羅繡為翟,編次於衣及裳。第一品,花釵九株,寶鈿準花數,翟九等;第二品,花釵八株,翟八等,第三品,花釵七株,翟七等;第四品,花釵六株,翟六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