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關的大命題了,因為位置在這擺著,出發點也就不同:咱們是搶蛋糕的人不是發蛋糕的,要是不盡快拿到批文,錢不等人,水利廳那邊答應給咱們縣興修水庫的資金可能就會被別的縣別的專案挪走,這樣的話,我們縣的事情就黃了,所以,我們各種方法都要用到,各種關係,都要考慮進去,多一個人多一份力,眾人拾柴火焰高,為了全縣幾百萬的老百姓吃水問題,也為了我們縣的經濟發展,小馮同志作為梅山縣的一員,總是和我們縣委縣政府是一條心的,要是事情在你我的手裡辦成了,全縣人民都會感謝你、縣裡領導們,也都會心裡有數的。”

劉玉順的話怎麼聽著這樣彆扭?

說全縣老百姓的吃水問題馮喆還可以理解,可梅山的經濟發展和自己有個什麼關係。自己是梅山縣委縣政府的決策者嗎?自己一個鄉鎮建設發展中心的副主任。對梅山的經濟發展能負什麼責任?全縣人民都會感謝自己?馮喆並不認為自己是梅山縣的政治明星。全縣的老百姓哪個知道馮喆是誰啊!這話說的,難道梅山縣的老百姓離開自己就不活了?難道自己的作用有那麼大嗎?

還縣裡領導心裡會有數的——能不能別噁心我,就算我和縣委縣政府是一條心?縣委縣政府和我是一條心嗎?

呵呵呵呵!

心裡有數?沒數也罷!

馮喆明白了,今天這個見面是一種蓄謀,水利廳的五千塊錢獎勵和縣裡的一千元獎勵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之前怎麼自己一點都不清楚呢?想讓自己去辦事去出力了,就拿著好處來鼓勵自己了,哄小孩呢?

也許水利廳的獎勵是早就有的。可是因為某些原因,被劉玉順這些人給暫扣了,如今用到了自己,就一副是你的遲早都是你的模樣,將錢拿出來激勵自己。可是縣裡給自己一千塊錢,馮喆覺得這個似乎是臨時加上去的,就是劉玉順和李開來或者其他人商量好了,僅僅就是為了表白一種心跡:給你錢,給你好處,你就要辦事。別不識好歹。

劉玉順看著馮喆說:“按照屬地管轄權,半間房那兒的水庫已經歸縣裡管理了。今天叫你來,就是看看小馮有什麼主意的,就知無不言的說出來,大家齊心協力,將水庫的事情早早上馬了。”

馮喆這才知道原來水庫的管轄權歸縣水利局管理了,怪不得劉玉順這個局長這麼上心,可這麼大的事情幹嘛問自己?

還有,到底水庫的事情辦到了那種程度呢?

彷彿看出了馮喆的迷惑,李開來說:“本來發改委那裡已經立項同意了,所以水利廳才有了批文,可是守陽縣也在做工作,想將水庫改建到他們縣去,這裡面就有了矛盾,所以,咱們這是各盡所能,八仙過海,誰爭取到了,就是誰的。”

是這樣嗎?馮喆有些懷疑李開來和劉玉順的話,他現在懷疑所有梅山縣政府成員的話語和說辭。

“縣裡最近為這事可謂是東奔西走,小馮不是外人,坦而言之,之前,我們透過方方面面的關係找過方方面面的領導,當然也找過趙副市長,你的同學趙楓林,我們也見過,可是涉及兩個縣之間的競爭,市裡的領導不便表態,趙楓林同志也表示自己作為市政策研究室人,不好對下面具體哪個縣的工作表達意見,不過他倒是指明瞭小馮你和發改委的一個人熟悉,而這個人可能在水庫這件事上是起到一定作用的,這一點,小馮同志也予以認可了。”

李開來的話前半段是對馮喆說的,後半段是給劉玉順和劉奮鬥說的,馮喆一聽心說果然,你們都將我摸得一清二楚了,還來問我幹嘛?審賊呢!

馮喆這會有些惱火,他有些生趙楓林的氣,怪不得縣裡放著副市長的兒子不去用,卻拐彎抹角的找到了自己這個已經不在水利系統工作的閒雜人等,原來都是趙楓林多的嘴——趙楓林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