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促的組成大軍,這些民兵並沒有什麼軍械之類的東西,大部分人都是拿著自己的兵器,或者是鋤頭值了的鐵製品,口糧也是自帶。

雖然簡陋單薄,但是依然阻止不了北魏人民的愛國熱心。

可是戰爭不是光有熱情就可以。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魏嬰的心也是冷然的,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局勢讓他不得不如此,邊界五省的大部分成年人都進入了民兵隊伍抵禦強敵,用他們的血肉之軀來換取時間,換取他們家人轉移到內省的時間,換取老弱病殘則轉移到了安全地方的時間,換取內省的人民在邊界省與內省之間組建一道新防線的時間。

魏嬰從來不是一個悲觀的人,但是他知道邊界五省是保不住了,他必須要在邊界五省徹底淪陷之前,建立起一道新的防線來保衛他的人民。

……

……

石頭成為了一個團長,民兵團的團長,而和他一起活下來的大隊裡面隊員則成為了這個民兵團的隊長,大隊長。

民兵團是臨時緊急組建,要形成戰鬥力必須要加以引導,石頭他們這些老兵就是最好的引導。

石頭看著這些拿著鋤頭、鐮刀等農用品不像士兵計程車兵,臉上露出一個艱難的微笑,這次他們沒有在第一線,而是和另外三支民兵團守衛一箇中等城池,石頭是這次守城的總統領。

全民皆兵意味著恐怖的數量。

一箇中等城池有著四萬強壯的民兵和一些正規軍守衛,而原先負責這些城池守衛正規軍則被集中在一起走到了正面戰場。

達到團長這一級,還被任命為一個城池的總統領,石頭已經有資格知道一些事情。

太子的命令是儘量防守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無法力敵之時就立即撤退。

而這個撤退只有一個方向,國內行省,沒有任何的支援,沒有統一的指揮,不止是石頭防守的這個城池,所有的民兵團都是一樣。

沒有支援,沒有統一指揮,就意味著混亂。

在混亂之中,阻止其民兵對西秦軍隊的反抗。

這就是石頭被暗中命令的事情,他知道這一系列的命令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必須要用這些民兵充滿血腥的生命來拖延西秦大軍的推進速度,用這個愛國之心來給後方組建的防線的爭取時間。

這也間接的說明為什麼會用從來沒有當過守城將軍的石頭來守城,魏嬰的目的根本不是讓他們守城。

雖然很殘酷,但是石頭知道他必須要把這種殘酷執行下去,殘酷是為了更好的生存。

“團長,你說西秦的三十萬鐵騎都集中到了晉封省來了,我們能擋住嗎?”

石頭轉身看著問他的人,這是他和一起經歷那場艱難斷後戰的其中一人,原先的新兵像他一樣,在經歷了一場異常殘酷的戰鬥之後迅速成長為一個老兵。

“能,一定能!”

石頭聲音就像是堅硬的石頭一樣,給人穩定,而這個聲音更像是給他自己說的,石頭需要給自己信心。

果然聽到石頭團長的話,這位老兵用力的點頭笑了起來,上次團長帶領他們活了下來,這次一定也可以。

像石頭這樣的團長還有很多,正是這些個石頭一樣的北魏人才組建成這樣一個彪悍的國家,不屈的名族。

……

……

秦英亂帶來的是正面的壓力,而西秦國師陰就是內部的壓力。

雖然邊界省是北魏滲透的重點,但是北魏其他省也是都有滲透,在西秦破防之後,尤其是東吳也破開北魏的防禦之後,這些潛隱就在陰的帶領下有意識開始散發一些北魏將要滅國的流言蜚語,製造混亂。

有熱血鑄就的人民,有著明朗隨國的民眾,自然就有貪生怕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