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新明國的中國旅遊者超過五百萬人,所有的口岸均有旅遊者出入,中國旅遊者憑公民身份證和一張新明國臨時出入完稅證明,就可以享受新明國人一樣的待遇。令中國方鬱悶的是,新明國國慶時,居然只有不到一萬人出入中國,只有對方的五百分之一。新明國出入境局認為很正常,首先我們的人口少,第二是我們沒有長假。在中國這個國慶長假裡,我們只要做好接待準備工作就好,出去旅遊不是我們的長項,而且這種集中旅遊的方式更不為新明國所倡導,每人有自主安排自己時間的權力,搞狂風暴雨式旅遊,加大景區壓力,降低旅遊質量,在一些原始景區,因為旅遊者人數的限制,會讓很多人進不了門,無形中又會催生黃牛黨。新明國雖然不搞這種方式,並不反對別人搞這種方式,集中送錢上門,你還挑三撿四,那才是給臉不要臉。

在中國國慶節時,官方舉辦了大型活動,邀請友好國家領導人參加,新明國派出的是吳大花差,讓他感受中國式節曰,開開眼,別一天到晚自以為自己是貴族,要用事實教育他,在中國式奢華面前,他的貴族最多就是一點點小資。

果然,中國的國慶活動讓吳大花差深受教育,美侖美奐的宴席,吳大花差終於知道為什麼中國有一部大型記錄片叫舌尖上的中國,因為只有坐到這個宴席之中才知道什麼叫做舌中間的中國。原來記錄片裡那些都是一些邊邊角角的東西,非主流,主流還得在國宴上。

國慶晚會現場又一次讓吳大花差感覺到文化上的差別,光是舞臺背景就讓吳大花差傻了眼,要用多少的人力物力,才力智力,多少的文化沉澱,多少的文化流傳,多少的演藝高手,多少的才子佳人,才能弄出這個一臺無可挑剔的晚會,相對這些東西,陳維政們真的是超級土蹩。

中國政務院副總理一直陪同吳大花差,在為吳大花差專門安排的接待小宴上,副總理說出了一個讓吳大花差一直沒有想到的詞:“反哺!”

回到酒店,吳大花差上網查詢這個詞的意思。反哺的定義:動物長大後反過來“贍養”父母的行為。如鳥雛長大,銜食哺其母。後用以比喻報答父母。《初學記?鳥賦》有云“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

“反哺”一詞用來比喻子女孝養父母,來自於烏鴉這一動物習姓。《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曰,長則反哺六十曰。”大意是說,小烏鴉長大以後,老烏鴉不能飛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烏鴉會反過來找食物餵養它的母親。烏鴉反哺的故事經一代代的口授心傳,已為許多人知曉。在某種程度上,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反哺情結”至今仍是維繫社會及家庭走向和諧、溫馨和安寧的重要力量。

在傳說中,烏鴉反哺的故事是最讓人感動的一個故事,烏鴉——是一種通體漆黑、面貌醜陋的小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正是這種遭人嫌惡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鳥,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們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

吳大花差知道了中國副總理的意思,新明國是中國的小烏鴉,中國則是新明國的老烏鴉,現在新明國有錢了,應該主動進行這一行動:“反哺”。

吳大花差是個有城府的人,他沒有答應什麼,只是知道了這個詞,這個念頭,這個概念,回去告訴陳維政,看看陳維政願不願意當這個小烏鴉。

陳維政召集莫叢唐威韋傑王漓戀任隨範守能等在龍山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