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要塞鏖戰(7)(第1/2頁)
章節報錯
進攻藏在地下工事內的敵軍的戰術,遍數世界歷史上的戰例,比較可行的有以下幾種:土攻、穴攻、水攻、火攻、煙攻(毒攻)。 先說土攻。 土攻即用土方或其他材料,將敵方的地下工事徹底掩埋起來,讓藏於工事內的敵人被困死在地下的戰術。這樣免除了與敵軍的直接交戰與爭奪,可以大大降低我方的傷亡。 在1945年的硫磺島戰役中,黴軍出動了多達900餘艘戰艦、2000餘架飛機、22萬人的龐大兵力,對只有2萬馹軍守衛的20平方公里的硫磺島發起了進攻。 從紙面資料來看,黴軍具有絕對的優勢。可在實戰中,馹軍準備十分充分,他們在島上構築了大量以地下坑道陣地為主、混凝土工事與天然巖洞有機結合的防禦工事。這讓登島作戰的黴軍打得十分艱苦。 黴軍在付出了傷亡2.6萬人的代價,持續苦戰了36天,還難以徹底掃清馹軍的堡壘。 後來,黴軍改變了戰術,他們將成批成批的速幹水泥等建材運送上岸,還將許多坦克被改裝成推土機,將成噸成噸的混凝土送到一個個被構築成地堡的火山岩洞口,把這些洞口徹底堵死,裡面的馹軍也就被徹底困死了。 就這樣,黴軍輕而易舉地將180個地堡變成了馹軍的墳墓,原先幾乎無法被攻克的堡壘現在被幾百噸水泥就征服了。此後,黴軍很快將島上的馹軍清剿完畢,取得了硫磺島戰役的最終勝利。 這就是一種標準的用土攻對付地下工事敵軍的戰例,當然其成功也離不開黴軍強大的後勤能力的支撐。 其次是穴攻。 穴攻即挖掘通道進入敵方把守的地下工事,如此可以避開敵軍嚴密設防的正面。不過穴攻除了初期的出其不意效果外,後面還是需要與敵人進行慘烈的肉搏戰。 大頭蟻王國遠征軍在今年的收復戰役中,主角就曾經建議並實行過穴攻戰術,直接將通道挖到了鋪道蟻蠻族軍巢穴的最下方,由主角出手一舉擊殺了對方的蟻后。之後,這條通道又變成了大雨天時的洩洪道,將敵巢徹底淹沒,從穴攻變為了水攻。 第三就是水攻。 地下工事所處的位置肯定低於地平面,只要合理開鑿引水通道,便可以水淹七軍。除非地下工事內有合理充足的排水設施,才能夠免於水厄。 像剛才提到的主角水攻鋪道蟻蠻族軍巢穴的例子就是成功案例。 但是也有失敗案例,像經典電影《地道戰》中,馹軍想抽取井水,用水淹的方式來進攻地道中的游擊隊。但是地道的排水口也連線著水井,將積水又全部重新排回了水井裡,也讓敵人的陰謀破產了。 第四是火攻。 用火燒攻擊敵軍的戰術古已有之,《孫子兵法》裡甚至有專門的《火攻篇》,其中說:“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可見那時候火攻戰術已經有了理論指導,並且有了細分的戰術和用具。 而在二戰中,黴軍曾大量裝備M2A1-7和M2-2型噴火器。在太平洋戰爭裡,黴軍常會利用噴火器大量殺傷隱蔽在塹壕和工事中的馹軍士兵(還是倒黴的馹軍)。 在很多殘酷的島嶼爭奪戰中,許多馹軍躲藏在曲折的坑道中負隅頑抗,為了肅清殘敵,黴軍動用了噴火器,噴火器噴射的火焰即便不能直接接觸到藏匿的馹軍,燃燒的油料也會耗盡洞穴或工事內的氧氣,使馹軍士兵窒息。 現代的雲爆彈也是殺傷地下工事等密閉空間內的人員的優秀武器。雲爆彈是一種燃料空氣彈藥,其裝配的不是炸藥而是燃料。其爆炸後對目標的破壞作用主要是靠爆轟產生的超壓和溫度場效應,以及高溫、高壓爆轟產物的沖刷作用。其殺傷作用在密閉空間內效果更大,因此常用單兵雲爆彈特別來打擊建築物和掩體內的有生目標。 最後是煙攻(毒攻)。 這種戰術是靠嗆人的甚至有毒的煙霧來削弱敵人,甚至可以迫使敵人放棄堅固地下工事而逃跑。 中國古代的很多火藥配方里面都有巴豆、砒霜有毒物,就是靠產生的毒煙來增強額外的殺傷力。 一戰當中,雙方都在防禦陣地中構建了大量壕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