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要比步行者富有(當然也未必),但只要人們獲得財富的機會大致平等,所謂資源分配的不公,就不存在。如果事實上人們獲得財富的機會不平等,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顯然,這種不平等,不能靠限制人家車輛上路找回來。事實上,就北京而言,有車一族大多都是憑勞動吃飯的工薪階層,沒有理由認為他們有車是佔了誰的便宜。 限行等於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把有車人手裡的車的使用權,砍掉了一部分。讓這些車一部分時間閒置在家,為了開奧運會短期限行,也許人們還可以理解,但要把這種命令長期化,於法於理,都說不通。
在對限行措施的爭議中,對於公車限行人們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看法。有的說,10月1日起北京各級黨政機關封存30%公務用車,所有公務車按車牌尾號每週停駛一天。誰來監督?如何監督?公車封存主要是依靠各級黨政機關的領導和單位內部的管理體制,有沒有監管?沒有監管誰知道封存了沒有?公車又沒有特殊標誌,怎麼監督?誰知道那30%封存了沒有?大街上跑的車,誰看得出來哪輛是公哪輛是私?要是真有誠意,根本不用封存,不是公車嗎?咱就規定週六週日不許上街,做得到嗎?
有的還說,公車被限,租車公司生意火爆,限行支持者倒戈成為反對者。據政府有關人士透露,在公車被封及單雙號限行期間,相關政府部門為辦事需要,不得不向機動車出租公司租賃車輛或長期包租計程車,沒有租車能力的單位為出行需要,在限行期間只能打車。但是,應該說,這部分花費或支出顯然是管理成本的加大,是雙倍的浪費,同樣是對納稅人權益的侵犯。在單雙號限行初期,不明就裡的老百姓看到北京空氣質量改善,大多數人支援單雙號等限行措施,但是,當他們領悟到政府在用納稅人的錢財加大管理成本、在用納稅人的錢財為其錯誤施政買單時,必然意識到自身權益遭到侵犯,必然從支援限行倒戈為堅決反對限行,甚至有人提出:應當對車輛封存及限行期間政府租車、打車費用進行審計,且租車、打車費用不能用納稅人的錢財為政府錯誤施政買單,即不能將租車、打車費用計入政府管理成本。由此可見,施行機動車限行措施,政府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有些確有實際困難的私車車主匯出自己的苦衷:有位男士說,我住在望京,孩子在亦莊開發區上學一年級,我在亦莊開發區上班,每天開車上下班順帶接送孩子,孩子每天早晨8:00到校,限行以後每到不能開車這一天我可怎麼辦?有的住在南五環要去北四環、北三環一帶去上班,開車時早點走到單位用一個小時就夠了,而每週有一天不能開車,乘公交要倒好幾次車,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到。有的夫妻倆,雖然有兩輛車,不是同一天限行,而且即使是同一天限行,交管部門也承諾可以換車牌,但兩個人上班的方向完全不同,根本無法互相搭車。如果能順路搭車,當初也就不必買兩輛車了。限行以後,對於這個小家庭來說,每週就有兩天面臨不能開車的難題。一位女士愁眉不展,“週一到週四,哪天不開車,問題都不大。唯獨週五,閨女學琴,我得開車把琴拉到老師家裡去。偏偏我車尾號是0,週五不能動,我們家住得又偏,不好打車。我們娘倆可怎麼辦呀?”這位女士心情很是不爽。
限行通告中還有一個“人性化”措施,就是以後要每月限行尾號要定期輪換。就這一點也引起了很多車主的非議。現在每週一天的限行有的人稍不注意都可能疏忽,在禁行當天非主觀故意上路。如果每月輪換一次,剛適應了某日限行的車主,很可能又因記不住限行日期而非故意違規。很多人說,輪不上幾次,估計就暈了。一項措施給人們帶來這麼大的麻煩,必將使執行效果打折扣。最後能否順利執行下去也難說。
限行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對此,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