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組成一臺精密的殺人機器,雖然每個小軍陣之間都有寬敞的間隔,但是沒有人敢輕率地衝進去,否則數百人、上千人的隊伍,也足以在一瞬間被絞得粉碎。

開闊地的南面,也就是他們行來的這一側,居然是契丹人的陣營,真不知道他們的大軍怎麼竟然繞到宋軍的前面,截住了他們的去路,契丹人也有步卒,但是同宋軍配置弓弩手超過七成相似,他們軍中騎兵的配置也超過了七成。

契丹騎兵的前軍正在布車懸陣,這是昔年漢驃騎大將軍霍去病研究出來的一種騎兵突擊戰術,一個個騎兵錐形陣正在有序地排列開,前後、左右、不同兵器的使用,各騎之間的間隔便也不同,戰馬之間留出了足夠的空隙,使他們發起衝鋒時敵軍步卒可以閃躲讓路。

但是……騎兵隊伍也是幾十排甚至上百排的,而且每一派騎兵都是錯列的,一旦讓他們發揮出突出威力,他們可以像除草機一樣,掃平眼前的一切。他們是沒有專門的弓兵的,宋軍要訓練一個合格的弓兵耗時良久,可草原上的騎士人人都是善射的弓手。

“楊大人,楊大人?”

“啊?啊……喔,運到了,運到了,羅將軍,你可還好。”

羅克敵虛弱的搖搖欲倒,卻欣然笑道:“楊大人,末將幸不辱命。百姓們……我都帶回來了。”

範老四策馬過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把他扯上戰馬。楊浩道:“老四,快送羅將軍到後面,我來殿後。”

範老四應了聲是,不顧羅克敵抗議,載著他便向後奔去。楊浩抬頭再看宋軍軍陣,那大陣已經將要佈置成形了,靠近右側山谷,集中佈置的是宋軍騎兵,看來正是由於這支騎兵隊伍虎視眈眈地壓在那兒,對面的契丹人馬唯恐突襲難民隊伍時被他們攻擊側翼,這才放過了叫花子隊伍,與宋軍保持著對峙狀態。

眼看大戰一觸即發,楊浩無暇多看。抓緊機會衝下山坡,對剩下的不多百姓高呼道:“快,馬上進入山谷,到了山谷就有飯吃!這邊要打仗了,快點走!”轉頭他又對劉世軒道:“你快走,催促糧隊加快行進。也入山谷隱藏,兩軍一旦戰起,恐怕會掃了兵尾。”

劉世軒知道事情緊急,連忙應聲去了。

這時,只見一個婦人轉身要往谷口外衝,一個老漢滿臉惶恐地攔著他們,楊浩氣沖沖馳馬過去,喝到:“還不入谷,你們在磨蹭什麼?”

那婦人哭叫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她落在了外面。”

那老丈愧然道:“馬大嫂,真是對不住。老漢……老漢……,唉。你不能出去哇,否則哪裡還有命在。”

楊浩驚聲道:“馬大嫂?你的孩子……狗兒怎麼了?”

婦人回頭他,不禁又驚又喜:“楊大人,狗兒生了病,小婦人實在抱她不動了,本託劉大叔照應。誰知……”

那老漢頓足道:“老漢也沒了力氣。迫於無奈,央了一個漢子幫忙。誰知……誰知眼看兩方的兵就要打起來了,那漢子膽怯,竟將孩子丟在了前邊,唉,老漢對不住你哇馬大嫂……”

說著那老頭兒也急出淚來,楊浩聽了抬頭向那片空曠地上望去,只見契丹人的陣營中戰馬微微已起騷動。對面宋軍陣營,後面一個個槍兵與弓手搭配的正在“銼銼銼”地向前挺進。

三軍微微一動,如泰山之傾。舉步重重一踏,銼聲入耳。

楊浩不由驚心。

在冷兵器時代,哪怕你勇冠三軍。沒有戰友掩護時面對一二十根長槍也只有送命的份。一旦像熱兵器時代的單兵一樣小跑或奔跑衝鋒,快速衝鋒必然陣形大亂,那是一個個孤立的槍兵只配給整齊的敵軍送菜。他在軍中混了這麼些晶子,已然知道在千軍萬馬的大集團作戰中這種閱兵式的結陣前移,實際上就是馬上開戰的徵兆。

一旦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