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上一刀。
為他人作嫁衣裳?遼人漢有這麼蠢。何況宋國在遼國眼中,遠比夏國更具威脅,他們不希望復國壯大,卻更不希望予宋國可趁之機。有鑑於此,耶律休哥還是理智地控制住了戰爭的規模。
不過宋夏兩國在豐臺山地區大打出手的訊息傳回上京,還是在遼國上層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對遼國的出兵,復國應該感激涕零才對,難道夏人得了失心瘋?怎麼現在逮誰咬誰啊,宋國正大軍壓境,他居然還敢跟遼國動手?
遼國上層貴族、官員大多認為,這個復國皇帝不像漢國劉繼無一般容易擺佈,恐怕他就是看出了遼國不會坐視夏國淪落宋國之手,才敢如此肆意妄為,紛紛建議太后應予夏國更大的壓力,迫其屈服。
蕭太后更不相信楊浩如此瘋狂,她甚至懷疑會不會是耶律休哥到了西京後,暗施手腳故意向楊浩這個情敵挑釁,激怒了夏國守軍才造成目前這樣的局面,因為她完全想象不出楊浩有任何理由幹出這樣瘋狂的事來,居然同時得罪宋遼兩大強國,蝨子多了不咬麼?
有鑑於此,蕭後並未急著絕交,一面下旨著人出使夏國,直接向夏國皇帝楊浩提出詰問,一面暗中下令命耶律休格嚴格控制事態,勿與宋國可趁之機。
宋國沒有放過這樣的好機會,趁著遼國向夏國發難,接連對復國橫山守軍發起幾次進攻,雖未取得大的進展,卻也一掃頹勢,夏國不但不能再利用橫山在握的優勢持續向麟府兩叫發動襲擊,而且被迫轉入全面防守,處境堅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夏國剛剛因黑蛇嶺大捷為之一振計程車氣再度陷入低迷,眾多的中高層官員不斷向楊浩進諫,諫書奏表像雪片一般傳到宮中,都認為夏國現在向遼國宣戰是不智之舉,應該迅速平息遼國方面的怒火,雙方罷戰休兵,為此就算做出一些賠償和讓步也是應該的。
楊浩這些日子沒幹別的,一直在全神貫注地觀注著豐臺山戰事,既要打出影響,又得控制火候,這種仗對楊繼業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對楊浩來說,同樣如是,他知道自己在玩火,玩不好固然要引火燒身,但是玩好了,卻一定是個滿堂彩,他論實力不及宋遼,論發展潛力同樣不如宋遼,不劍走偏鋒就一點機會也沒有。如果他不想重複西夏的歷史,夾在宋遼之間委曲求存,直至女真人、蒙古人先後崛起,最後迎來一個亡國滅族,永遠沉湮滅於歷史長河的命運,這火他就必須玩上一回。
正在這時,种放和丁承宗這兩個最忠心耿耿,也是職位最高的近臣也沉不住氣了,二人私下會唔,就目前形勢仔細分析一番,互相探得了對方的心意,便馬上聯袂來見楊浩,當面進諫。
二人見了楊浩還未說話,楊浩便笑道:“兩位大人,可是覺得朕現在是瘦驢拉硬屎,一味在這苦撐麼?”种放一呆,說道:“聖上知道我們圈何而來?”
楊浩指了指御案前堆積如山的奏疏,笑道:“諫書雪片般飛來,朕還不知逆…二位聯袂入宮所為何來嗎?”
丁承宗按捺不住道:“聖上,我國新立,國力薄格,根基不稂,不能與宋久戰,去帝號,降規制,從而結束與宋國之間的戰爭勢在必然,不過臣實未料到聖上採取的辦法竟是與遼為敵,其實咱們只要故意打上幾場敗仗,再就勢向宋議和,就足夠了。
聖上要降帝號而求和,宋廷也未必就肯答應的,到那時候,咱們少不得還要藉助遼國向宋國施加壓力,從而迫使宋國接受這種我們得實惠、宋國得體面的結局,如今卻因為小小齟齬而與遼國失和,如此情形下,恐怕會弄巧成拙,假借與遼發生衝突而被迫向宋乞和,恐怕宋國反而不肯答應了。”楊浩轉向种放,問道:“種大人也是這樣的看法嗎?”
种放道:“是,臣擔心,與宋遼兩國同時交惡,我們想以降制稱王做為讓步的條件,宋國反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