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郡王封號,某種程度只比其父親徐王略低,卻也是其餘幾位冠禮的皇族子弟所沒享受到的恩典。一時間,再也不會有人懷疑,當今聖上對這位堂兄,比對他那些還年幼弟妹都親的傳言。

至於原本應該在授禮冊封爵位時,一併宣佈對其的官職任命,那怕是眾多外放王孫都享受的閒職。這位真正可稱為王爺的趙孝錫,卻沒得到任何官職任命。

就在很多文武官員覺得這種情況有些詭異時,初次跟著父親上朝的趙孝錫,終於開始在朝廷中初露鋒芒。而在趙孝錫參加的這次朝會當中,趙孝錫提出整頓武備的奏摺,當場得到兩宮的認可,並宣佈由他親自主持。對現有王公子弟,還有那些武勳子弟的武技考核。

武技考核的本朝官勳子弟,勝出者都將得到當今聖上親授軍職,享有真正的實職兵權。這種令文官集團有些震驚跟擔心的提議,自然得到了他們的強烈抗議。說此舉有注漲武人之風,也不符合本朝文官主理軍政的慣例。

可這個提議,卻得到了上朝議政很少有資格插嘴,在場所有武官的一致同意。就連近期很少開口做訓示的高太后,在看到文官集團反對聲音太大時,也明確開口發話說此次比武選拔武勳子弟,也是考慮到邊境戰事頻發,本朝武將都年紀偏大。

一旦發生大的戰事,會讓外族有機可趁的風險。所以趁機提前培養一些武勳世家忠於朝廷的年青武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等到這些年青武將成長起來,他們將接替長輩手中的刀槍,繼續替大宋朝開疆拓土震懾四方。

連這位文官們視若靠山的太皇太后都開口,同意這種類似武科舉的事情,其它文官又能再說什麼呢?何況,真惹惱這些家世顯赫的武人,他們以後也別想有好日子過。說到底,他們怕武人奪權的同時,何嘗不知道武力也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所在呢?

就在文官們知道這件事情不可挽回時,身任臣相之職的範純仁,開始將矛頭對向趙孝錫這位欽命主考官。因為在他心中,這件事情幕後推手,肯定是這位皇族另類要求的。所以他直言趙孝錫的資歷甚淺,不足以擔當主考之職。

面對這位‘布衣宰相’將矛頭對準自己,趙孝錫自然不會有絲毫客氣的反駁道:“範相,我趙雲應該沒得罪過你吧?為何你偏要將矛頭指向我,是覺得我趙雲好欺負?還是覺得聖上跟太皇太后識人不明,將這種替朝廷選拔忠良的大事,交到我手裡太過兒戲?

就憑範相一句資歷不足,就剝奪了小王的權利,是不是有些太過份了?記住,我已經是宋朝巴蜀郡王,聖上親點的郡王,按祖制在戰時也可擔任從一品武官之職。我資歷不足,那範相倒說說,在場誰的資歷夠?

是範相,還是你們這些,整天就知道祖制不可違。卻從來不知沙場何其兇險,一味歌頌天下太平,卻不知此刻我大宋朝邊境。每年有多少百姓,被那些外族之人奴役,成為對方碗中食湯中肉。這就是你們所謂的太平盛世,所謂的忠君報國。

自古有言‘文官治國,武官護國’,如果真如範相所言。現在大宋朝用不著,再選拔新武官護國。那麼請問範相,難道你打算靠你們的之乎者也,跑去跟遼國那些蠻人說,讓他們將我大宋燕雲十六州還回來。只要你們誰有這個本事,那讓小王替你們做牛做馬都行,你們有這本事嗎?”

堂堂一國宰相,被趙孝錫諷刺的幾乎暈厥,原本只是不甘心讓趙孝錫這麼容易得到這個職務。卻從來沒想到,趙孝錫的言語如刀,將他的話放到如此危言聳聽的地步。

不過,聽到趙孝錫提及燕雲十六州,在場的文官武將都忍不住眼神一暗,清楚這是所有大宋君臣心中的痛!

不忍看到這位也算盡忠報國的老臣相,被自家兒子頂撞的下不了臺,徐王趙顥心中暗爽這位,平時仗著有母親撐腰,連他這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