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八件,每季兩件,一件紫色、一件明黃色,都是端莊大氣高貴的長裙,裙上的圖案不是鳳凰而是四爪金龍,比幾位公主的朝服更顯威嚴。
金鑲玉的令牌上正面精雕細刻著一隻飛翔的金龍,反而四個字:護國公主。
兩本小冊分別是朝規與護國公主的福利及義務。
李公公是開朝皇宮默默無聞的舊人,後來被何冬提拔當了親隨,成了皇宮的紅人。
後來李公公年齡大了,何冬體恤免了他御前侍侯,給他尋了個偶爾給皇室人傳旨的輕鬆差事。
李公公是歷經兩朝皇宮的老人精,懂得比妃嬪多得多。
李晶晶正好有些事要請教,客氣的請李公公吃茶坐下說話。
李公公不敢託大始終站著,精神奕奕,激動的道:“縱觀上下千年,在您之前總共才出現過兩位護國公主。”
李晶晶和顏悅色笑道:“請公公繼續說下去。”
李公公見便道:“第一位是一個女將軍,她輔佐了第一個朝代開國皇帝登基。第二位是開朝第四任皇帝的義妹,她輔佐太子登基。兩位都是名垂青史,長安城府童叟皆知。”
李晶晶立刻肅容道:“承蒙陛下器重,竟是封了我當護國公主。我此生定效忠陛下,竭盡所能為陛下分憂。”
李公公心裡暗贊李晶晶大氣知禮,接著給她講起了兩本小冊。
“您的品級與皇室嫡公主一樣,然您能夠上朝堂參議國事,還能替陛下到軍隊、民間巡視。”
“王爺的親兵人數編制在長安城府是五百,在外地城府是三千。您的親兵人數編制參照王爺。”
“您在朝堂上話語權等同於本朝的王爺。”
李公公說了整整一個時辰,李晶晶聽的心潮澎湃。
李家前些天曾陷入絕地,那時李晶晶就想著一定要培養一支精兵以備不測。
現在李晶晶最想幹的一件事就是成立親兵隊,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李公公臨走時,呈上一張紙,恭敬的道:“您之前向陛下上了奏摺將瀏陽縣退給了朝廷。陛下昨日讓戶部擬了一個名單,讓您三日之內在這幾座城府、縣城裡選一座當封地。”
李晶晶這就拿著紙去月靜院,把李炳請到了書房,問道:“爺爺,你看臨潼縣、禮泉縣、漯河府、南陽府、延州,我選哪個做封地好?”
臨潼縣、禮泉縣都在長安附近,不同的是臨潼隸屬長安,禮泉縣隸屬陝西道。
漯河府、南陽府是城府,面積比州略小些,隸屬河南道。
延州就是現在的延安地區一帶,隸屬陝西道,土壤呈黃色是高土高坡,黃河從此流過。
李炳拿著紙瞧了幾眼,是何冬的親筆字跡,笑道:“陛下可有給你護國公主府?”
李晶晶這才想起公主府的事,剛才李公公壓根沒提,那肯定就是沒有,高興勁都少了些,嘟著嘴搖搖頭,道:“沒有。陛下一向摳門的很,除去朝服就給了我兩個小冊子一張紙。”
李炳手指著漯河府、南陽府、延州,道:“陛下即是沒有給你賜公主府,那你就選個城府當封地,從封地得了銀錢自已蓋一座當嫁妝。”
李晶晶目光探究,沒好氣道:“爺爺,你聯手陛下坑我?”
李炳目光委屈,道:“我的晶娘,我們怎會坑你?”
李晶晶秀眉一挑,高聲道:“漯河府、南陽府十年有*年發洪水,百姓都逃到長安來了。延州的土壤差農作物生長慢,百姓窮的吃了上頓沒下頓。我得了任何一座當封地,都得自掏銀錢養百姓。你們不是坑我是什麼?”
李炳表情委屈,解釋道:“晶娘,你冤枉我了。我一直在北地,不知道這三座城府境況如此。”
李晶晶氣呼呼道:“你掌握本朝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