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
和蘇聯一樣,東德曾經在工業化方面成就斐然,能夠榨出來不少好東西。
如果非要用一個數字化的形式來描述的話,就gdp總量角度而言,去年西德世界排名第三,東德世界排名第十九;往前推十年,在1980年,西德世界排名第四,東德世界排名第十七但有一樣,整個1980年代,是東德經濟嚴重衰退的十年,而西德則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要知道,二戰結束、經過短暫恢復後,東德和西德一樣經濟發展迅勐,在東方陣營當中,它是最為安定的經濟體,民眾享有的生活水準最高,被視為重要的先進國家之一,甚至位列世界十大工業國行列。
兩德統一前,東德的領土面積不到11萬平方公里,而西德接近了25萬平方公里,不及人家的一半;東德的人口1600多萬,而西德達到了6300多萬,幾乎相當於人家的四分之一。
更為重要的是,像煤、鐵這類重要的工業化自然資源,都位於西德境內早在1951年4月,以法國、西德為代表的西歐六國,簽訂了《煤鋼聯營集團條約》,使得引發法德百年衝突的兩國邊境煤鐵資源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
反觀東德這邊,自然資源的儲備就拿不出手了,難免在1970年代爆發世界能源危機後,有些先天營養不良,再加上一些**,結果被西德越甩越遠,時至今日,只能落得一個被對方吞併的下場。
也正是因為這麼一通禍害,東德曾經極具代表性的好東西:praktica柏卡牌相機、trabant拖拉幫轎車,以及獵槍、六分儀、腕錶等等,都成了抄底的好目標。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領域,那就是微電子行業,其在東方陣營裡,發展水平堪稱首屈一指。
從1970年代開始,東德透過對高價從西方獲取的計算機產品,進行反向工程,再山寨出類似的產品,銷售給本陣營內的夥伴,行業發展速度一度超過了百分之十。
大好形勢下,信心膨脹的東德,腦袋一拍,闖進了極其消耗資源投入的晶片製造行業,結果又自導自演了代價昂貴的**同樣是40kb的晶片,東德要40馬克,而西方僅為1。50馬克;同樣是256kb的晶片,東德要534馬克,而西方僅為4馬克。
顯而易見,在高科技山寨上嚐到甜頭的東德,這次不但沒賺到錢,反而平白消耗了大量資源,尤其是更為重要的硬通貨要知道,為了維持高福利,東德甚至不惜從西德借了數以億計的外債。如此的不知深淺,無疑讓本來就處於衰退期的國民經濟雪上加霜。
現在好了,唐煥親自出馬,直接帶著一幫手下,出現在了位於德國東南方、距離德國首都柏林200公里、薩克森自~由州的首府德累斯頓,展開閃電戰式的抄底他感興趣的照相機、鐘錶、微電子、汽車、製藥等等,都在這裡。
看到本來就無比高調地承認自己是日耳曼姑娘經手人的唐首富,如此殺氣騰騰地揮舞著鈔票,外界集體失聲了好一陣子這是什麼習慣啊,一旦被惹毛了,就是一擲千金地買買買,搞得原來有意向的收購者叫苦不迭。
看著統一後的德國心裡泛酸的英國媒體。不無幸災樂禍地指點道:這是好事啊,唐的那種化腐朽為神奇的經營能力有目共睹,你們背上的東德包袱,也能減輕一些了。估計很快,那些被看上的企業,就和我們的捷豹一樣,都打上了首富先生的印章。
法國媒體也發出類似的論調被全球首富看上了,你們確實有福了。
西德那些具有同樣志向的抄底者,火急火燎地跳腳大罵他要是收破爛,那才叫有福氣;如此竟挑可口的東西下嘴,那叫做資本掠奪!
與商界手忙腳亂、氣急敗壞的噪音一片相比,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