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裡奇·斯克倫塔率領的小組,其成員還包括賽門鐵克公司的兩名研究員,一大特色就是精力充沛,到了太平洋電訊的機房後,立刻進入了工作狀態,挑燈夜戰,透過系統日誌等等蛛絲馬跡,來展開調查。
因為清楚自己的老師想要首先知道在本次安全事故當中,太平洋電訊究竟犯下了多大程度的瀆職錯誤,所以裡奇·斯克倫塔轉過天來便把初步判斷的結果發了過來。
計算機系統就有這個好處,不管表面上如何精心掩飾,但裡面的二進位制資料不會說謊——太平洋電訊也不敢進行刪除之類的文過飾非,如果真的那麼做的話,事故性質又變了,沒事也變成有事了!
按照裡奇·斯克倫塔的判斷,太平洋電訊確實有點小委屈,它的工程師工作態度其實很認真,可問題在於,從老舊的大型機系統過渡到更為先進的方圓伺服器系統需要一個複雜的過程,縱然安全策略大同小異,但在具體實現的方式上還是明顯的區別。
被攻陷的這臺大型機即將退役,牽扯的資料正在分階段遷移到方圓伺服器上,可能是為了工作方便,讓這個本來就屬於短板的差異系統銜接處許可權配置出現漏洞。進而被那名駭客鑽了空子。
唐煥看到這個結果後,不禁一咧嘴,蓋因其和外界的議論相去不遠,可能要被一些競爭對手拿去大做文章了。
自從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分拆成“一大七小”後,太平洋電訊便成了七個葫蘆娃裡最引人注意的那一個。
和其它六個地方小貝爾相比,太平洋電訊在發展上激進得多,一大表現就是積極開拓新業務,並嚐到了極大的甜頭。
比如,太平洋電訊克服種種技術性的困難,率先開始推行來電顯示功能,一下子便搔到了使用者的癢處,讓之前的投入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甚至其它電信公司為了節省時間,不惜花高價引入這套被證明為成功的應用方案。
來電顯示只是太平洋電訊的牛刀小試,它的更大動作是全面引入最先進的數字化通訊技術,進而與銀行、保險公司、公共服務公司等等單位合作,向使用者提供資訊查詢服務。
在網路建設方面,太平洋電訊的步伐也明顯比同行快,尤其是資料連線服務的速度,短短几年之內,便從當初的大範圍300位元率,普及到1200位元率,2400位元率,中心區域更是達到了4800位元率,甚至試驗區域達到了9600位元率。
要知道,雖然現階段資料服務需求與日俱增,但電信公司們往往傾向於一個解決方案——你不是嫌棄網路速度慢麼,那就申請多拉幾根線嘛。
如此一來,電信公司們越發賺得盆滿缽溢。
但太平洋電訊卻放著眼前這個現成的撈金方法不用,始終孜孜以求地力爭在一條線路上,實現最快的速度,搞得同行們都很不好辦,好像自己對使用者不厚道似的。
根據通訊行業觀察家評估,雖然太平洋電訊聲稱自己緊鑼密鼓的升級,在經過最初的裝置投資後,更多集中在局一端的軟體層面,成本控制得比較合理,但數以億計的投資肯定是有的。
更為重要的是,當下以isdn為代表的通訊技術方興未艾,甚至歐洲方面已經準備全面實施了,這讓業內對未來網路發展方向一直保持謹慎態度。可太平洋電訊卻埋下頭去,拼命擴張傳統的網路,難道你就不怕到時候難以調轉船頭、賠得傾家蕩產麼?
另外,太平洋電訊早早地全速衝進蜂窩電話業務,也被視為一個不穩重的冒險行為。
不過,美國西部是太平洋電訊的地盤,人家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根本不理會這種質疑,依然我行我素地做著電信業裡與眾不同的明星。
現在太平洋電訊沒法子玩高冷了,你的系統都被駭客攻破,還怎麼端著架子,平日裡感覺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