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一起登上了前來迎接唐煥的商務車後,尤德開誠佈公地開口道:“唐先生這次到香江,應該主要是為了處理成功收購怡和的後續事務吧?”

“確實如此。”唐煥坦然相告。

“不知道,唐先生的原則是什麼呢?”尤德笑眯眯地望著唐煥。

“在商言商,和氣生財,只要英國股東認清現實,不蓄意搗亂,我願意承諾保障他們在怡和裡的商業利益。”唐煥明確地表了態。

必須得承認,怡和這身皮還有大用,比如以其名義去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聯邦地區投資,總會便利一些。

當然了,前提是怡和裡的英國人要願意出力才行,這就只能依靠權謀的運用了。

說到這裡,唐煥加重了語氣,“本來,我並無意掌握怡和這個香江第一財團的,但開弓沒有回頭箭,事已至此,坐上這個位置了,那我也不會推脫相應的責任。”

唐煥望著尤德,微微一笑,“比如,雖然怡和在外面欠了100多億,但它與港府協商好的皇后花園地段發展計劃,不會跳票的,我可從美國調來我自己的資金。”

聽到這話,尤德不由精神一振,心說如此的談話氛圍,足以表明唐煥這個人還是可以坐下來好好溝通的,要不然他硬是在開發進度上耍賴皮,自己除了焦頭爛額,還真沒有什麼辦法。

“唐先生願意正視自己身為香江第一財團掌門人的責任,實在讓人佩服。”尤德惠而不費地送上了恭維。

“應該的。”唐煥的笑容有些意味深長,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個“香江第一財團的責任”,到底包含著什麼意義。(未完待續。。)

第0406章 讓英國人對付英國人

原本時空裡,在香江迴歸過程中,最能攪風攪雨,最能拖後腿的商業勢力,非怡和這個自稱“一直代表殖民地時代的香江”的老牌英資洋行莫屬。

首先在1984年3月28日,正值香江前途問題談判的關鍵階段,怡和將公司的註冊地從香江遷移到英屬自治區百慕達,給香江的經濟環境帶來了劇烈的震盪。

等到1987年3月27日,怡和又開始玩起了股票的數字遊戲,宣佈1股送4股b股,b股面值為2角,僅相當於怡和a股面值的十分之一,但擁有與a股相同的投票權。

怡和發行b股的計劃,立即在香江引起軒然大波。4日後,李半城旗下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也有樣學樣,宣佈發行b股。

這些大財團的動作,被理解為有“減持a股,增加b股,撤走資金”的意圖,隨即引起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跟風計劃,觸發了股民拋售股票的浪潮。

在強烈的反對聲中,長實與和黃在4月7日舉行記者招待會,宣佈自動取銷發行b股的計劃。

第二天,香江聯合交易所和證監處發表聯合宣告,不準新b股掛牌。

於是,怡和的b股計劃胎死腹中,可造成的惡劣影響卻覆水難收。

但老奸巨猾的怡和,並沒有就此放棄資本外逃的打算,只不過把整個計劃分成幾步走,讓外界看起來不那麼刺眼。

當時。整個怡和系的股票都屬於香江第一上市,需要接受香江證券條例的監管,換而言之。香江是怡和的主要監管中心。

為了豁免香江證券條例的監管,怡和與香江的證監當局,展開了歷時長達5年的激烈角力。

第一步就是在1990年5月,怡和宣佈把倫敦做為第二上市,改用國際會計準則編制公司賬項,並改用美元為計算單位。接著又先後在澳洲悉尼和新加坡上市。

第二步就是在1991年3月,怡和準備將第一上市地位從香江遷往倫敦。並申請在香江上市豁免。

為此,怡和建議香江為自己量身打造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