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改組後的對華政策走向,為此不止一次的在國防會議上提到過。而他之所以表現得如此熱衷,後來並同意與日談判,很大的程度上便是因為對日本新外相宇恆一成抱有幻想。
老蔣和宇恆早在20世紀初他流亡日本的時候就相識了,當時擔任日本陸軍省軍事課長的宇垣對流亡中的蔣介石和張群兩人相當照顧,因此私交相當不錯。那時,老蔣和張群都認為,宇垣是“理解中國革命”的日本開明人士,這種人,值得尊重和交往。甚至老蔣在北伐後的國內政策走向受到宇恆一成的影響,是他堅決的“同***分手”,搞“純粹的國**動”。及至20世紀30年代,張群還受老蔣的委派,赴東京與京城(後改為漢城,現在居然叫首爾了)和宇垣聯絡,雙方還就“亞洲的將來與中日攜手合作”等問題交換了看法。
基於這樣的關係,老蔣很希望透過宇恆一成這個老朋友暫時性的平息中日戰爭,使其獲得時間穩定局勢,以繼續“安內”,從而完成“一個政黨、一個領袖”之偉業,成功打造一個“強大而統一的中國”。
老蔣對宇恆一成之所以抱有幻想是有出處的——因為在此前,近衛文磨所謂的“和平方針”可是明確指出要摒棄老蔣,另找對手談判的。而宇恆一成答應近衛入閣所提的條件之一就是“不拘泥於‘不以蔣介石政權為對手’之宣告”,這讓老蔣覺得,“老朋友”還是故念舊情的,而且與那些狂熱的軍國分子不同,也許並不想滅亡中國。
在那個時空,老蔣的幻想是落空了的。宇恆一成和張群兩個人倒是真心實意的想要促成和平協議,奈何在拿出具體條件的時候,宇恆也做不了主,這就使得“以老蔣下野為前提”這一條件自始至終被日方拿出來說事,最終導致了這次談判的無果而終。然後,日方避開老蔣和中央政府,直接與汪兆銘接觸,導致汪兆銘叛國、國民政府分裂,也就有了汪偽南京政府的成立。
在這個時空,因為“高雄機場被襲事件”的及時發生,日本國內的強硬派在宇恆一成的說服下,沒有再堅持“以老蔣下野為前提”,而是改以“國民政府必須斷絕與學兵軍之一切聯絡”為條件,這就使得這次談判發生了質的變化,也使得汪兆銘的漢奸面目遲遲的沒有顯露出來,倒讓遠在重慶的郭彪一行有點無法下手了。
中人雙方的這次談判,一開始就是秘密進行,所以剛開始的人選雖然也有一點的地位,其實扮演的就是傳聲筒的角色。而隨著談判的深入,到了最終拍板的時候,雙方大人物登場,日本這邊宇恆一成親自出馬,而MGD這邊則是派出了行政院院長孔祥熙。
為什麼是孔祥熙呢?因為這是宇恆一成親自挑選的。從這一點上也就不難看出,談判雙方在這場談判中的優劣地位了。
孔祥熙榮幸的得選首席代表,一方面是因為他算不上親日份子,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在日本侵華之初公開說過這樣的話:日本、中國打仗沒有比這更蠢的事了!這是東方一件大不幸的事件。必需設法儘早締結日中兩國的和平。
這一場談判耗時長久,剛開始還秘而不宣呢,漸漸的就被狐瞳外務部察覺到了。
狐瞳外務部的人在木劍蝶的親自指揮下,辦事效率非常的高,短短一個星期,就從汪精衛身邊的人身上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
汪精衛作為知名的親日份子,雖然沒有親自參與這次談判,卻一直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於是,這些情報的內容可就讓木劍蝶和郭彪兩個人瞠目結舌了。
一份最新的情報到手,郭彪掃視了一眼就驚呆了:“搞錯了吧?國民政府要和日本人籤停戰協議?這,這汪兆銘難道僅是個跑腿的,他的後面還有更大的人物?”
難怪他如此吃驚,汪兆銘在國民政府中什麼地位啊,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哪,這國民政府中倒是有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