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敗屢戰的過程多麼的感人肺腑,也只能淪為歷史書上的一個反面教材。
“不管敵人是誰,我們需要的是勝利。如果不能用勝利來證明自己,我不敢想象,美利堅還能夠在北美保持超然的地位嗎?”這段話來自尼米茲。對於與曾經的盟友為敵,並不是所有的美國士兵都能夠接受。而尼米茲的這種說法雖然牽強,不過從軍人的角度,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藉口。
榮譽感其實是個中性的東西,本身並沒有邪惡之分。有榮譽感做外衣,尼米茲倒是成功的重新整合起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只是,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如果他不能儘快的帶領自己的手下贏得一場勝利,那麼,一旦等榮譽感這件外衣褪色,屆時會發生什麼,那可就只有“上帝知道”了。
千載良機(當然是尼米茲自己認為的,在他的視線之外,李梅的那支太平洋艦隊的好幾艘航母已經被中國的造船廠維修改造完畢,且,可笑的是上面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船員都來自美國)就在眼前,卻因為國內紛爭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慢慢溜走,尼米茲是真心不甘。
尼米茲這邊正對著李梅扼腕嘆息,艾森豪威爾那邊則遇到了更大的一個麻煩。
相比飄在海上的海軍,艾森豪威爾想要控制國內的訊息不得擴散,難度不知道要增加幾何。對於艾森豪威爾來說,雪上加霜的是,因為他執掌太平洋美國陸軍的時間並不長,還沒能建立起絕對的威信,所以,不僅下面計程車兵不是太服從他的命令,便是一些軍官,對他也不是很信服。這就造成了,雖然他總是能夠第一時間下達正確的命令,但是部隊的執行率卻非常的差,乃至於遲遲不能完成他規定的“重整”工作,也就讓他不敢輕易發起進攻,更實現不了他“用一場勝利來重新樹立部隊信心”的用意。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從東南亞日軍手中接管菲律賓之後,美軍將主營地設在了巴丹島。此刻,站在巴丹主營地的一陣瞭望塔上,艾森豪威爾手拿擴音器,正苦口婆心的勸說著軍營裡騷動不安計程車兵。
“士兵們,我是艾森豪威爾。我不知道你們從哪裡得到的資訊,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們,那是謠言。是的,國內一些地方確實發生了一些小的騷亂,但現在已經被平息了。什麼?你要我拿出證據,我們和本土隔著幾萬千米,我如何拿出你們想要的證據……我們是軍人,維護國家利益乃是天職。想想你們的父母、妻子、孩子,我們在這裡戰鬥,不就是為了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嗎?相信我,因為你們今天在這裡的英勇表現,你們的親人會為你們感到自豪的。美利堅也會永遠以你們為榮……”
那個時空,艾森豪威爾最後是連任兩屆美國總統的。所以他的演講能力相當的不俗,只是,既然騷亂的種子已經種下,他單想憑藉幾口吐沫就將它熄滅,則有點小瞧他手下大兵的智慧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一切為了美利堅
誠然,一般的大兵是沒有能力用電報和遠方親人保持聯絡的。但是,軍官們總有這樣那樣的辦法做到這一點。而唆使婦女互助會中的婦人向自己的丈夫、兒子發電報,告訴他們“自己正在從事的偉大事業”,這乃是孔令儀閒暇最主要的工作。於是,在艾森豪威爾的視線之外,美國國內正在發生的“太太革命”對於這些遠在海外的美國大兵而言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國內發生**,自己的妻子或者母親正在遭受三K黨為首的地痞流氓的騷擾,她們不僅生活拮据,連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一念及此,這些美國大兵們還如何能夠安靜的待在營地裡,老老實實的參加訓練?且,他們中相當大部分一群人,是有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