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誰讓我們國家還不富裕呢
坐上了武當山的旅遊專線車,沿著盤山路,在太子坡旅遊車中轉站又換了一輛車,拉到瓊臺中觀停車場。登山就開始了,可以坐纜車,可以步行。我們三個經常鍛鍊,自持體力好,決定要爬完武當山,同行的有一幫十七八歲的年輕學生,和我們同時爬山,年輕就是有朝氣,走的飛快,說說笑笑的在我們前邊跑著。武當山和我們秦嶺沒有太多的區別,只是比我們翠綠點,如果秦嶺山是綠““色””灑在山體,能看見滿山的綠也能看見綠““色””間的山石和山體,那麼,武當山就是翠綠一片了,放眼望去只看見突兀的綠““色””山型。但人行走在山間的路上並沒覺得有什麼獨特之處,有的只是對武當山的敬仰和一顆新奇的心,因為它是道教名山,太極的始祖張三峰隱居之地,所以,足可以使人神往。山的海拔是1600多米,石階也不是很陡,作為旅遊勝地,硬體規劃不是很好。我們三個邊說邊走,不慢也不快,人也不累,一路走來,也沒有歇息一次。而年輕的學生,忽而跑在我們前邊,忽而歇息又落在了後邊,一個小時後,幾個人已經滿臉倦容。其中,有一個還吐了。慢慢地就被我們摔在了身後。兩個半小時左右,我們就登上了武當的最高峰金頂。那是幾個廟宇,最頂出的叫金頂,參觀需再買二十元““門””票。房子是鎏金打造而成,廟裡供奉的神像也是鎏金鑄造而成。從山頂上放眼望去,連綿不斷的成片成片山脈,看不見一絲平地。在南邊山脈圍著一灘水,貌似八卦圖,就叫太極湖。這就是武當山別於其他山的特點了,湖能駐在山頂,大家都很稱奇。拍照,留念,心裡坦然,還有一絲遺憾,逗留了半個小時,就逛完了整個山頭,而那批年輕的學生還沒有上來。下山了,我們還是徒步,九月初,正是旅遊大勁剛過。下山時,徒步的,我們三個是最後一批,一路上也沒碰見幾個人,當初的學生,可能早就打道回府了。下山很快,““腿””顛地有點疼,但一個半小時我們就下來了,我們自我感覺很““棒””,上下五個小時爬完了武當山。因為匆忙,也就走過了瓊臺中觀,武當金頂,太子坡;遠觀了太極湖,至於宣傳冊上的紫霄宮,南巖宮,那是另一條路線。也只能靠想象了。
晚上,我們驅車趕在了十堰市休息。高速路上看十堰市,因為隱藏在山間,感覺很小,身臨其境,十堰市其實很大,城市建在山間,找一處平地都很難。車在城市間穿行,時不時看見街道邊遠處,挖掘機在轟轟隆隆的平山頭,造城市。晚飯,在十堰市的一個叫做“王大媽廚房”的飯館就餐,感受到了湖北的物價便宜,飯菜好,份量足。總體感覺湖北人還是:淳樸,熱情,好客。至於武當山的宰客只是代表了中國的旅遊業,置身於湖北的城市有的只是溫情。
第二天,驅車返回,三人都覺得武當山之行不盡興。於是,決定在沿途再看看別的旅遊點。選在了秦嶺的天竺山。天竺山還正在建設中,纜車還沒執行,但整個山確實漂亮,那是另一種氣勢,綠的也叫人心醉,登山的路,遠望就是一個直直九十度的山脈。因為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攀登。但三人都感覺要比武當山風景好,只是名氣不如武當山罷了。““門””票目前優惠——60元。我們在““門””前駐足,拍個照,留個念。唸叨著;下次一定來爬山。就踏上了返回的路。有了這個““插””曲,旅行就覺的圓滿了。
武當山之行,大家有一個共識:以後旅行,不能安排,預約。要隨機而動,隨興而起。
另附費用一覽,以供大家參考。武當山““門””票240元另加兩個峰的““門””票,每個20元;纜車往返170元,單趟90元。吃飯:三人四頓飯650元。(比較““浪””費)住宿一晚三人間168元。車油錢500元,過路費單趟275元。往返總里程810公里(陝西渭南到湖北武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