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人們開完了會出來操場找孩子的時候,就看見三個小傢伙跟三顆穿成串的糰子似的擠在同一條雙槓上,一人手裡還拿著一串糖葫蘆。

“糖葫蘆哪兒來的?”老爸問姚宇。

“付曉濤買給我們的。”姚宇指著操場欄杆外站著的小販,“外面有賣的,一人一根。”

“說謝謝了嗎?”

“說啦!”

一旁的付志雲問:“姚主任這是你家兒子?”

“是啊,正淘的時候,沒事兒就跟猴子似的上躥下跳。”

“挺好的,我家孩子就不愛動彈,天天在樓上窩著看動畫,也不知道有什麼可看的。”付志雲一摸兜,拿出來正好帶來單位的照相機,對三個孩子說:“下來照個相吧,新認識的小朋友以後多在一起玩一玩。”

——然後就有了那張照片。

可惜現在只剩下了姚宇一個人。

第二章

姚宇一直最自信的一點就是適應環境能力超強,他花了一整天消化這件事情,之後失眠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再起來,便已經開始盤算起有沒有什麼大學想做但是沒做成的事情,這次一定要重新來一遍。

不過有一點他怎麼也適應不了,就是沒有付曉濤在旁邊這件事。

新生入學報道當天,姚家爸媽把姚宇的行李幫忙搬上樓,又把兒子往報道處一扔,兩個人就著急忙慌地去過二人世界了,姚宇一個人在太陽底下排隊將近半個小時才終於排上手續,可是入學手續辦完輪到交寢室費的時候又想起錢包被爸媽跟行李一起送宿舍去了,於是只能折回宿舍去取。

商管院大一和大二住的是學校最老的宿舍樓,沒有電梯,姚宇住最頂樓六樓,雖然的確是冬暖夏涼的好屋子,但是因為樓層高設施又破,經常早晚洗漱水都壓不上去要去四五樓搶地方。再次走進這棟大三之後就以為再也不會來的破樓,姚宇使勁吸了一口氣——沒錯,就連樓裡那股男生宿舍的臭味還是和記憶中一模一樣。

走進宿舍,果然其他兩個人已經在了,本來宿舍是四人寢,但是有一個哥們兒從一開始就沒來報道,所以一直是姚宇和其他兩個人一起住,剩下一張床算是放了四年雜物。

“誒,第三個來了啊。”姚宇對床的先停下鋪床的動作回過頭打招呼,“一床還是四床啊?”

“一床姚宇。”

“我三床,三床宋東昇,H城人。”

“我本地的,二床哥們兒叫啥啊?”

姚銘早就收拾好了東西,正在桌前吃麵,硬是嚥下嘴裡那口面才回話:“我叫姚銘。”

“那咱倆本家啊,估計你籃球打得不錯?”

姚銘一翻白眼:“不會不會一概不會。”

姚宇跟宋東昇都笑,姚銘就在這陣笑聲中繼續淡定地吃他的面。

算起來,畢業之後和姚銘都是S城本地人倒還是總能見到,偶爾出來喝個小酒吃個小菜,但是宋東昇一畢業回老家工作,除了同學聚會,基本上都沒怎麼聯絡,聽說是後來自己單幹,還有點名堂。

姚宇拿了錢包回去交寢費,臨走前宋東昇問他是不是要去食堂,姚宇拿錢包敲敲門框說:“你今天可別吃炒麵。”

“你怎麼知道我想吃炒麵?”

“就長了張現在想吃炒麵的臉,我不去食堂,來拿錢包交寢費的。”

“那算了一會兒我自己去吃。”

“記得千萬別吃炒麵!”想起宋東昇當時報道第一天晚上吃了食堂兩碗炒麵,結果晚上就上吐下瀉折騰到兩點多,老樓十一點熄燈,辛苦姚宇跟姚銘兩個藉著管樓下宿舍阿姨借來的手電筒的光亮幫宋東昇掃地換床單,沒少遭罪。

等晚上五六點大家該收拾的收拾完,該逛校園也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