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殺曹魏皇帝才對。

就這樣,本來堪稱一代明君的曹睿,在年僅34歲之時生命已臨盡頭,繼承人問題隨之浮出水面。

令人惋惜的是,曹睿的親生子女全都早死夭折,凋零殆盡。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15節 生人總被死後累

到了曹睿統治後期,不知是由於類似末代皇帝溥儀那種生理原因,或者是因為老婆太多忙不過來,他始終沒能為老曹家創造出第四代繼承人。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卻與老爸曹丕一樣,不希望同族的“外人”繼承皇位,而是要讓自己的“後代”承嗣——於是年僅八歲的齊王曹芳,異常幸運的成了曹睿養子兼皇位繼承者。

史書記載,這曹芳本來是曹彰的兒子任城王曹楷的後代,自幼被曹睿收養於內宮,所以當時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出身來歷。

曹叡所以不把皇位傳給眾多年富力強的兄弟,卻傳給抱養之子; 恐怕還是虛名、私心在作怪: 古時,從天子到庶民都要祭祖。天子、諸侯祭祀祖先於宗廟,宗廟亦稱太廟、祖廟。由於宗廟是國家的象徵,所以其中各項內容皆有嚴格規定……按照周禮,天子七廟,也就是天子只敬七代祖先……有廟號的,世代保留著; 沒有廟號的,到了一定期限就“親盡宜毀”,即不再保留其之牌位,僅把他的神主依附於別的廟中。

是時帝王駕崩之後,並不象後世的帝王既有諡號、又有廟號,而是對於追加帝王廟號一事極為慎重; 大漢王朝四百年二十四帝,只有劉邦(太祖)、劉恆(太宗)、劉徹(世宗)、劉詢(中宗)、劉秀(世祖)、劉莊(顯宗)、劉炟(肅宗)這七個皇帝有“廟號”,雖然東漢朝還有數個皇帝曾經有過,不過這些廟號後來都因超過數目在獻帝時都被取消了。

“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不治行業”的曹操一向不重虛名……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當孫權向曹操上表稱臣、並慫恿曹操自立為帝時。曹操卻言: “此兒欲踞吾著爐炭上邪!”

與祖父曹操不同,曹叡受其父曹丕影響太重,沾染上了他的公子哥作風,對於名聲言語則一貫看得極重——夢寐以求自己百年之後牌位能夠擺入宗廟裡享受後世香火,甚至迫不及待地上演了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一無二的一幕鬧劇: 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定好了廟號……魏國的奠基者曹操為太祖武皇帝、開國皇帝曹丕為世祖文皇帝、於是自己就命名為烈祖明皇帝,還進一步規定“三祖之廟、萬世不毀。”

即使如此,曹叡仍不放心: 為了避免由於沒有直系繼承人而讓旁系上位,可能導致自己的牌位不保、最終出廟,以防萬一之下、反覆考慮, 還是決定收養繼承人為妥; 正是由於曹叡這種不可救藥的“入廟情結”,讓魏國步入了萬劫不復的地步!

而曹睿死時,繼位為皇帝的曹芳,年僅八歲。

當時天下三分,民無共主,而戰亂不息。試問一個在現代剛剛上小學2,3年級的孩子,又怎麼可能應付如此複雜變化的政治局面呢?

當然曹睿也不是傻子,他恐怕也想到了這種可能,所以他選拔了幾個後世所謂的“顧命大臣”,來幫助自己“骨肉”治理天下。

考慮到當時的政治形勢,其實在選擇“顧命大臣”之際,曹叡本也準備重用親戚,“使親人廣據權勢”,而且在他病重時,也確實曾找到過與他一起長大的曹操幼子燕王曹宇,想要冊封其“為大將軍,囑以後事”;並讓曹宇與夏侯獻、曹爽、曹肇等親族共同輔政;以此來保護自己繼承者不會被外族篡奪權位。

但是,這時有兩個人起了非常不好的作用,徹底抹殺了曹魏最後一絲希望,那就是久典機密的劉放和孫資。

這二人平日就與燕王曹宇不睦,而又以外姓身居高位,當聽說皇帝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