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要注意繡法,看哪一處用何種針法才看起來就合適。
就這樣拖拖拉拉的繡下來。一副不大的畫硬生生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堪堪完成,不過結果卻是出乎意料的好。
珠繡能傳承那麼多年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它的藝術魅力一點也不比蘇繡蜀繡等差,所以看到那副耀眼無比的牡丹圖時釉姐兒自己都沉醉了,美,太美了。這種美不像絲繡一般是含蓄溫婉的,而是一種極具侵略性的能瞬間震懾人心神的美。
一顆顆的寶石被手藝超群的匠人打磨的光華耀人,被釉姐兒一雙巧手神奇有序的排列在那匹珍貴的蜀錦上。最後一幅大氣磅礴國色天香的牡丹圖躍然於其上,整間繡房瞬間好似發出萬丈光芒一般。讓人睜不開眼。
精緻的寶石,奪目的繡工,毫無疑問這幅珠繡能在瞬間將人心蠱惑,這不僅是寶石晃花了人的眼,更是藝術的魅力,這不再是一堆看似值錢卻死氣沉沉的珠寶,而是被賦予了生命的藝術品。
繡娘們還沒來得及驚歎太久,釉姐兒就已經開始組織了大家開始傳授這門新技藝了,對於這點大家心裡除了感動還是感動,這年頭拜師做學徒,大家都是能藏就藏,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可像釉姐兒這樣對大家毫不藏私,傾囊相授的行為可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除了平日裡更加認真的工作外大家無以為報。
說實話這珠繡除了起初上手時有些困難外,還真沒什麼難度,作為天下第一繡親傳弟子的她們,學起來還真是不費一點功夫,不過之後的領悟也就只能靠自己了。
釉姐兒將這些東西都教完後,就開始盯著家裡新收的棉花看,今年這趙窪附近新增的棉花種植直接是去年的好幾倍,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種。
而且自家和沈家等幾乎大家都栽種了好些個桑樹,前一段時間李掌櫃已經將從江南那邊弄來的優質蠶種運了過來,如今趙窪附近養蠶的也有些人家了,所以今年除了棉花產量增多的問題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繅絲紡線。
人手少了還好辦,只要提高些工錢也不愁沒人幹活,可這沒技術人員就不行了,趙窪本來就是北方的小鎮,以前大家世世代代都以種地為生,穿的衣服也大多是棉服麻衣,所以這會繅絲養蠶的還真不多。
就在釉姐兒愁得不行時李采薇又一次給大家帶來了好訊息。
原來她在京裡收購了一家老字號的布坊,連人手帶材料一併買下了,所以這下子自家足足有了二三十個老師傅,再也不用為這些事發愁了。
李媽媽最近也回了趙窪,如今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可靠的人手,所以她老人家親自督陣,從家裡選了兩個出來,打算好好培養一下,也好接自己的班。
這兩人一個是趙小花,一個就是趙娘子,這兩人在趙家呆了一段時間都自動申請簽了死契,如今也算是徹徹底底的趙家人了,所以李媽媽很是放心。
當初兩人也是同時進的門,身世也都一樣悽苦,兩人也都算是無家可歸,自那之後都留在了家裡,一個跟著李媽媽,一個則在後院跟著李嫂子。
兩個姑娘年紀都不大,但都很是能幹,只要好好調教調教以後也能頂上大用,而且兩人一個細緻,一個爽利,要是以後能好好配合那也算是相得益彰了。
本來相對於趙娘子來說李媽媽更看好的是李嫂子,可是釉姐兒也知道李嫂子這一行人身份不同。連李雲飛四郎也是千叮嚀萬囑咐不可慢待,以後要是李軍等人真的建功立業了這李嫂子自是不好繼續在自家幹活計了。
這段時間後院做飯的釉姐兒又新招了兩個小丫頭,趙娘子就是一心一意的跟著李媽媽學習繁雜細緻的家務事,而趙小花本來就跟了李媽媽一段時間也有些基礎,而且還要忙活布坊的事,所以李媽媽只是每日教導她如何處理這外面的事。
兩人雖年輕但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