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荒災很常見,人的平均壽命不過四五十歲,能活到六十都是高壽,更別說七十八了。

村裡最長壽的老人去世,村部負責籌辦喪禮,辦的極其熱鬧。

朱虎子也不是小氣的人,除了村部出錢,他自己也掏了許多喪葬費,大擺三天流水席,還請了戲班子前來唱戲,熱熱鬧鬧為祖母送終。

朱老婆子下葬之後,除夕如約而至。

早先的大雪停了,也沒再下雨,除夕這天風和日麗,隱約都有了春天的氣息。

家裡一大早就忙碌起來,還是和去年一樣,老趙家一大家子人合在一起過年,大家都覺得,人多才熱鬧。

老趙家的人口越來越多了,大山家兩個閨女,二狗家一個兒子,肚子裡還揣著一個,大旺也有了個兒子,春花如今也懷了身子,再接下來,就輪到三牛了,不過可惜,三牛在京城,他的婚事八字沒一撇,壓根就沒法操心。

“咱們家人丁興旺,越來越旺了。”趙老頭子高興的不得了,舉起酒杯道,“往後的每一年,我們全家人都要越來越好,來,都喝一個。”

“其他的我都不擔心,就是惦記三牛。”趙老太太嘆了一口氣,“當初有金就是死在戰場上,我怕三牛也……”

“大過年的,瞎說什麼胡話!”趙老頭子板著臉,“當初有金是去邊疆保家衛國,三牛則是在京城當駐軍,如今國泰民安,三牛哪有上戰場的機會,就別自己嚇自己了。來來來,吃菜,喝酒,都吃起來……”

孫氏笑嘻嘻說道:“咱家裡現在三個人當官,等以後四蛋再考上狀元,咱們趙家是不是就真的改換門庭了?”

見她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趙老太太沒好氣的說道:“改換門庭也是大房換門庭,跟你三房有啥關係?”

“瞧娘這話說的,咱不是一家人嘛。”孫氏摟著程彎彎的手臂,“大嫂以後要是搬去京城,可千萬不要忘了我們,我家軒軒科舉還等著大嫂提拔呢。”

程彎彎頭疼。

孫氏逢人就說軒軒是文曲星下凡,她看出軒軒是有股聰明勁兒,不過那勁頭沒用在讀書上,而是全都用在如何討好小珠珠這件事上。

明明軒軒輩分大一些,卻屁顛屁顛跟著小珠珠喊姐姐。

這會兒,軒軒就跟在小珠珠身後跑著,想讓小珠珠把手上的玩意兒給他玩一會。

一口一聲姐姐,叫的特別甜。

“哎呀軒軒,你咋這麼笨?”冬花端著碗盯著兩個娃兒,嘴巴里塞得鼓鼓囊囊的說道,“應該是小珠珠叫你小叔叔,你咋亂叫,還說文曲星下凡呢,我看是笨蛋下凡。”

“趙冬花!”孫氏叉腰怒吼道,“你弟弟還小,他不懂你就教他,咋能說他是笨蛋,真的罵笨了老孃錘死你。”

正鬧哄哄時,程甲一臉喜氣洋洋的從門口進來:“恭人,京城來信了。”

程彎彎忙起身將信件接過來,好幾封信,有程昭、趙三牛、沈家……竟還有章大人的信。

章大人除了恭賀新年,還放了一些阿薩布語言的書籍一道寄來,讓程彎彎明年六月份之前翻譯出來寄到京城去。

沈家就是拜拜年,說說近況,沈東明官運不錯,一切都安好。

程昭也是寫了些近況,主要是京城閱覽閣的情況,閱覽閣的發展越來越好了,因為會員眾多,開年後即將在城西開第二家,這閱覽閣能發展的如此迅速,其一是新鮮的模式,其二就是虞夫子那些歷年科舉題解析了,在京城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使閱覽閣更上了一層樓。

他還提到了一件大喜事,一個月前司徒曼生了個閨女,字裡行間溢位濃重的喜悅,他在信中請求程彎彎能給孩子取一個大名。

最後是三牛的信,這小子寫信習慣開門見山,第一句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