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平安縣,除了大河鎮的剩餘三十五個村子的經濟,也都被帶動起來了。

只要村民們種植新作物出售,程彎彎這邊都能抽取一層盈利,小錢疊加起來,也成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當然,最火爆的當屬鰲蝦。

去年鰲蝦只是短暫上市,許多人聞其名,想要吃的時候,卻已經過季了,都等著今年大快朵頤。

揚州本就是最熱鬧的富庶之地,因為鰲蝦,再一次聚集了各地有錢人,食客越來越多,揚州對鰲蝦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

李家溝村民們家中池塘裡差不多大的鰲蝦都已經抓完了,需要再等一個月才能有新鰲蝦長成。

正好程彎彎的那五十畝池塘裡的鰲蝦成熟,可以接上茬,不然鰲蝦一斷供,就很容易出些沒必要的問題。

她將個頭大的、品相好的鰲蝦單獨選出來,這些,是要進貢給京城的貢品。

大河鎮有優先種植養殖新物種的資格,但同時,也需要每年上貢。

放在以前,她會心疼這些免費送去的貢品,不過現在,賺的錢越多,她就越不當回事了。

因為有貢品這個名頭,鰲蝦才能立於高階的位置,才能吸引更多的食客,她自然也能賺回本。

“這裡一共是一萬二千斤。”吳小錘在賬本上記錄著資料,“今晚出發,三天後的凌晨能到揚州碼頭,下一批的鰲蝦明晚開始捕捉,後天凌晨出傳送去……”

程彎彎點頭:“照這個趨勢,看來今年無法擴大鰲蝦代理人,不然根本就供不上。”

光是揚州和青州兩個地方,他們就忙的馬不停蹄,要是再多一個地區代理人,把李家溝全都挖了養蝦,估計都還不夠。

不過養蝦這麼掙錢,到年底的時候,肯定會有不少人前來購買蝦苗,擴張養殖的事就不需要她來操心了。

七月初十,上一季度的賬本和分紅紛紛送來。

鎮子裡的松花蛋、滷味、冰粉、各類小吃等大賺幾千兩銀子,肥皂工坊和護膚品工坊這兩樣加起來,三個月的收益竟然破了十萬兩銀子,大河宴的收入非常可觀,鰲蝦也賺了三四萬兩……她的私人庫房中的銀子,直逼三十萬兩,且這些都是可流動資產。

錢家四五代經商積累下來的資產,差不多也就是這麼多吧。

照這個速度下去,不出一年時間,她應該能成為雲省的首富……再等個年,或許成為全國首富也未可知。

這錢放在她一個人手上也不行,她計劃分成四份,每個兒子一份,另外,再置產。

具體去哪裡置產,還需要再仔細思考一二。

盛夏之時,天氣越來越熱,程彎彎坐在院子的大樹下納涼,吃著葡萄看書,看的是阿薩布寄來的信件。

兩年來,阿薩布和大宇朝的貿易往來日漸密切,通訊也日漸頻繁,有些書信內容涉及多方面,章大人不確定具體是什麼意思時,就會把信寄過來讓她幫忙翻譯一二。

她除了將翻譯版本寄回去,還會寫一些阿薩布語言速成的教程一同寄往京城。

她自己認為,她應該算是對得起六品司賓每個月發放的俸祿。

正在翻譯信件時,凝藍從院子門口走進來:“恭人,揚州何老爺子到了,說是有重要的事情面見恭人。”

程彎彎將毛筆放下來。

自從鰲蝦生意走上正軌後,何老爺子就沒再親自來大河鎮了,因為揚州那邊需要他坐鎮。

前去揚州吃鰲蝦的食客基本上都是有錢人,何老爺子自然得出面招待,哪裡抽得出時間跑這麼遠。

天氣越熱,生意就越好,照理說,何老不會在這個時候過來,看來是有什麼很重要的事。

程彎彎將書信合上收起來,站起身朝會客廳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