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穗淑人見笑了。”

沈東明滿臉赧然,給程彎彎倒了一杯茶。

“這有什麼見笑不見笑的。”程彎彎喝了一口茶道,“身為母親,自然是處處為兒子憂心,就比如我,現在天天操心三牛的婚事,想象著他媳婦兒是個什麼樣的人……總之,我覺得很正常,沈大人不必覺得不好意思。”

沈東明心裡鬆快了一些,然後說起了戶部的事。

這三四年來,因為再生稻和棉花的推廣,大宇朝老百姓的生活好過了不少,再加上水車等農用機械的使用,農業的稅收大幅度上漲,國庫充盈後,朝廷就打算造福於民,決定開年後正式建設水利工程,沈東明因為在平安縣的任職經歷,被指派參與這件重大之事。

但他對這方面懂的其實不算多,因此很認真向程彎彎請教。

程彎彎自己也只是個半吊子,需要看書才能搞懂其中的關鍵,她將沈東明的疑問都記下來,笑著道:“我從未仔細思考過這些,回去好好想一想再給沈大人答覆。”

正事說完之後,說起了沈正。

這小子自從成為了京城管學府的學官後,一天一天成熟起來,白天工作,夜晚學習,整個人精進了不少。

沈東明考察過他的學問,放在從前,他敢斷言這個兒子絕對考不上貢士,但現在麼,他不確定了。

不確定就意味著有希望。

“不管有沒有希望,正兒和林家小姐的婚事已經定下來了。”沈東明滿臉寬慰,“本來林家去年就該歸京,但因為蕭秦大運河的事,便晚了一年,算算時間,明年二月就該來了,兩個孩子年齡都不小了,林夫人的意思是,既然兩個孩子互相之間有情,那就不管那些旁枝末節,等春天過後,直接辦婚事。”

程彎彎笑起來:“那我定要喝了這杯喜酒再回大河鎮。”

她和陸映雪在沈家吃過了晚餐才回去。

冬天的傍晚黑的很快,吃完飯的時候還有日光,剛走到外頭,天色就黑下來了。

馬車徐徐駛在京城的街道上,因為天黑又冷,街上的人並不多,不過臨街的鋪面都燈火通明,還挺熱鬧。

“彎彎姐,快看,閱覽閣。”陸映雪掀開車簾,指著街邊道,“這應該是昭兒後來開的第二家閱覽閣吧,能開在城西的街上,看來這兩年來閱覽閣賺了不少錢。”

程彎彎看過去,這家閱覽閣佔地面積很大,而且有三層,沒有銀子確實租不下來。

這兩年來,閱覽閣的收益確實很可觀,一是大量小說雜記劇本的創作,二是虞夫子編纂的歷年科舉試題,就光是這兩樣,就讓閱覽閣賺了個盆滿缽滿。

他們三個牽頭人只拿了少量的分成收益,將大部分收益投入到了新的閱覽閣建設之中。

這時,一行書生從閱覽閣內走出來,邊走邊說著話。

“《十五年會試選題》賣完了,我已經是第五次過來了,還是沒買到。”

“閱覽閣就不能讓書商多印一些嗎,真是苦了我們這些學子。”

“京城三大書商連夜印刷,還是供不應求,沒辦法,這會子全國的舉人都來京城了,那麼多人,根本不夠分。”

“買到了書只是第一步,還要想法子拿到會場券才行。”

“會場券是什麼?”

“閱覽閣每個月會請一名先生講解科舉選題,據說聽了這場課的人都受益匪淺……”

“這個月講課的人是白先生,教案內容還是東流居士所寫……”

程彎彎笑起來,沒想到每個月一次的講課竟然這麼成功。

講課的先生是程昭從京城花大價錢請來的有名氣的大儒,而講課的內容則是虞夫子所寫,教案從大河鎮寄過來,這可都是絕版內容,千金難求的課程……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