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也越來越接近年關。

在朝廷官員休沐之前,程彎彎去了一趟鴻臚寺。

這兩年來,她和章大人通訊非常頻繁,基本上每個月都會翻譯信件,每半年翻譯兩三本書,與此同時,她還會寫一些阿薩布語言學習的資料寄給京城這些刻苦好學的人。

鴻臚寺的官員都是科舉選拔上來的,算是這個時代的學霸,兩年時間,足夠他們成長起來了。

當然,語言的學習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以及環境的感染,雖然這些官員精進了不少,但和程彎彎這個現代人相比,還是差了不少。

她一進入鴻臚寺,一些六七品的小官就拿著小冊子圍過來,上面都是他們平日裡記下來的難點疑點。

程彎彎極有耐心,一個一個解答。

不過她並不是什麼都會,一些比較古老的用法,也需要和章大人討論斟酌之後,才能得出結論……

“遙想兩年前,吏部尚書那個老東西說要縮減我們鴻臚寺的官員。”章大人摸著鬍鬚,冷哼一聲,“誰能想到,兩年後,鴻臚寺的官員竟然增加了十多人呢,這都是穗淑人的功勞啊。”

程彎彎謙虛道:“我一個六品司賓,而且遠在湖州,對鴻臚寺可起不了這麼大的作用。”

“非也非也。”章大人拿出一摞賬本,“大宇朝和阿薩布正式來往之後,開始通貨貿易,那邊大量的珍寶香料牲畜被運送到我國,我國的絲綢瓷器鹽鐵大量送到阿薩布,戶部的對外往來稅收暴漲,鴻臚寺因此才被重視起來……”

邊上幾個小官員也開口說著這兩年的情況。

“咱們鴻臚寺原來只有在國宴之時才有用武之地,如今國庫日漸充盈,也有了鴻臚寺的功勞,朝堂之上再也沒人敢小瞧我們章大人了。”

“還有宮裡那些娘娘們,都特別喜歡阿薩布的紅寶石,為了第一個拿到阿薩布送來的貨物,那些娘娘們還爭先恐後拉攏章夫人呢。”

“明年新晉進士名單出來後,咱們鴻臚寺可以選個人進來,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

程彎彎也感嘆不已。

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哪怕是在古代,也是如此。

不管商人的地位多麼低下,但開通兩國貿易之後,朝廷是確確實實賺錢了,國庫是確實越來越充盈了,那麼,促成此經濟貿易的鴻臚寺的地位自然就水漲船高。

如今鴻臚寺招收新晉的進士,若大河學堂有人考上進士,哪怕是末名,都有很大的機率進鴻臚寺。

因為,大河學堂有外語課,是那些學生們對阿薩布感興趣,央求虞山長請她講了幾次課,而大河閱覽閣裡也有許多外文書籍,一些莫名崇拜她的學子,會捧著那些外文書陶醉的看著,看到不懂的地方,還會來向她請教……

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希望大河學堂的孩子能有這樣的機會。

在鴻臚寺待了大半天之後,程彎彎這才起身告辭。

剛走到外頭,就碰到了明公公。

“見過穗淑人。”明公公笑盈盈道,“皇上聽說穗淑人進宮了,就命咱家來鴻臚寺候著。”

程彎彎忙道:“公公這是等了多久,怎麼不派個人進去說一聲。”

“穗淑人來鴻臚寺那必然是有大事,等穗淑人辦完了大事也不遲。”明公公笑著開口,“皇上想跟穗淑人說幾句,就隨意聊一聊,不知穗淑人可有時間。”

皇上召見,程彎彎沒時間也得有時間。

她點頭,跟著明公公朝御書房走去。

天愈發冷了,偌大的宮廷更是冷,不過進了御書房的範圍之後,就慢慢暖和起來,等進去後,更是暖意拂面,外頭的披風都可以脫掉了。

“臣婦見過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