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漸漸升高,迎親隊伍總算是回來了。

新郎官一身紅色的喜服,坐在高頭大馬之上,後面跟著沈正和趙三牛,再後面是花轎,一路敲鑼打鼓。

司徒家跟來的婆子在花轎邊上散喜糖,巷子裡半大的孩子全都出來了,整條街都熱鬧起來。

到了程府門口,花轎落下,新郎踢門將新娘子牽出來,二人扯著大紅花,跨過火盆,慢慢朝院子裡走去。

主婚人是司徒家請來的一個全福的婆子,在全福婆子的主持下,拜堂結束,送入洞房,喜宴正式開始。

程彎彎這一桌,除了她和林夫人,以及程老太太和程大嫂,再就是巷子裡的一些老婆子,林夫人沒有架子,那些老婆子有心奉承,飯桌上的氣氛很是熱絡。

吃到差不多時,林夫人提出去看新娘子。

新娘子中午進門之後,坐在新房裡,這段時間會一直有人去新房看新娘子,許多地方都有這樣的風俗。

程彎彎也想去看看侄媳婦兒,跟著一道起身。

這時,程昭繞過屏風走了過來,他雖是男子,但也是新郎官,來女席這邊敬酒並不算唐突。

“感謝各位百忙之中來參加婚宴,我敬各位一杯。”程昭將手中一杯酒飲盡,看向林夫人道,“不知飯菜可合林夫人的口味?”

林夫人笑著開口:“聽你阿奶說大廚是從十里香酒樓請來的,十里香的廚子在京城那是赫赫有名,哪能不合口味。”

程昭和林夫人說了兩句,這才轉眸對程彎彎道:“二姑,能過去說幾句話麼?”

程彎彎已經吃飽了,放下筷子站起身,跟著程昭走到了院子東側的一個亭子裡,一過去,就見鬍子發白的章大人坐在這裡等著,很明顯是在等她。

“二姑,章大人來參加婚禮,就是為了和二姑見一面。”程昭開口道,“上回萬壽節上,二姑在壽禮上所繡的外國文字,讓章大人很是震撼,原來是沒機會和二姑見面,如今二姑來了京城,章大人自然就找上門來了。若是二姑覺得不方便,我就出言拒了。”

程彎彎有些好奇,那些文字她是從章大人的書上抄來的,為何會讓章大人震撼?

她是不會給自己留疑問的人,邁步就朝亭子走去。

這裡一直有下人來來往往,不算是私下見面,再說,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和六十多歲的老者單獨見面,一般人都不會多想什麼。

“見過章大人。”

程彎彎站在臺階下行了個常禮。

“穗安人!”章大人躥起身過來,“自去年萬壽節之後,我就一直想見穗安人一面,可惜穗安人遠在湖州一個村子裡,我一把老骨頭了,走不了這麼遠,一直留著遺憾。如今終於見著了,還望穗安人為老朽解惑呀。”

程彎彎在亭子裡坐下來:“解惑?這話是從何說起?”

章大人從袖子裡取出一張紙,這紙上寫著幾行字,正是程彎彎讓人繡在棉被上的文字。

程彎彎看過一些外文書籍,其實大宇國的版圖和她原來歷史上的朝代有些相似之處,比如南方北方西方都有一些少數民族的人自立為國,每年給大宇朝進貢,還有遠一些的國家,譬如和波斯差不多的瑟索國,和倭國差不多的臘基國,和西方差不多的阿薩布,和阿拉伯差不多的班尼……這就是為什麼她懂這些國家語言的原因。

只不過這些國家的具體方位和她原來了解的有些許的差別……

“瑟索國和大宇朝往來最多,一直有絲綢和瓷器交易,他們國家的文字,我基本上都懂,臘基國文字和大宇朝相似,我也懂些許,這兩個國家就不說了。”章大人迅速的說道,“阿薩布離大宇朝很遠,書信往來相對較少,我懂的不多,所以想問問,這句話,穗安人是如何翻譯出來的?還有最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