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給全村送饅頭(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河村這次再生稻平均畝產是一百三十多斤,全村交稅十五之一,加起來有一萬多斤糧食。
里正叫了村裡三個牛車,每個牛車後頭還拖一個板車,還是放不下,只好拖一部分去鎮上交了再回來運兩道。
三輛牛車拖著幾千斤糧食,從大河村一路走到平安縣,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
牛車最終在縣衙門口停下來。
袁師爺接到訊息走出來,滿目詫異:“趙里正,這、這是……”
“見過袁師爺,這是大河村上交的糧食稅。”趙里正憨厚的笑起來,“一共是一萬三千四百斤,這裡只有三分之一,還有一部分等會再運來。”
袁師爺大喜:“主動上交糧食稅,真不枉縣令大人特意為大河村眾人請功!”
這次再生稻豐收,縣令大人早幾天就寫了帖子遞上去,整張帖子都在說大河村的功績,從頭到尾就沒提過縣令大人他自己在這中間的努力,要不是縣令大人,整個平安縣怕是隻有大河村能豐收,至於鳳凰縣河口縣等,估計連再生稻是什麼都不知道。
縣令大人為糧食增產之事勞心勞力,在帖子裡絲毫不提自己的功勞,反而一直突出大河村的村民之功。
他替縣令大人不值。
但現在看到大河村上交來的糧食,這一瞬間,他好像懂了大人為何十分推崇這個小小的村子。
平安縣內三十六個村全部都有再生稻,且全部獲得豐收,而只有大河村主動交稅。
這個村子,在趙里正的帶領下,欣欣向榮,有覺悟,有格局……
沈縣令從門口走出來,看到縣衙門口這麼多糧食,他的眼眶有些微熱,這些糧食會送到湖州,會送到省城,然後再由京城調配送到需要糧食的地方去,不知到了百姓手中還剩多少,但聊勝於無,能讓無數百姓不至於餓死。
“平安轄區三十餘村,當屬趙里正最讓本官省心。”沈縣令長嘆一聲,然後語氣突然變得嚴肅,“袁師爺,擬定旨意,吩咐下去,各村按糧食產量正常收稅,三日內收齊送至縣衙糧倉,若有違者,板子伺候!”
“是!”
袁師爺立即去辦。
平安縣內除了大河村,其他村根本就沒想過交稅,每年稻子麥子豆子藜子這些都要交一部分上去,但是他們自己種的青菜蘿蔔是不需要上交的,這回地裡意外長出來的糧食,在他們看來,也是不需要交稅的,心安理得的所有糧食曬乾入倉。
當政令下達之時,不少村聯合起來,公然抵抗政令,數李家溝和桂花村鬧的最兇。
這些早在沈縣令的預料之中,他直接派衙役鎮壓,將幾個出頭鳥抓起來當眾重打二十板子,然後扔到監獄裡去,殺雞儆猴這一招,無論什麼時候都有用,其他人怕被關起來,紛紛主動上交稅款,不過這些村就沒大河村這麼走運了,他們需要交十分之一,這是朝廷規定的稅率。
平安縣這邊雷厲風行,鳳凰縣河口縣白雲縣則直接套用這個模式徵收稅糧,不過隔壁幾個縣情況都不太好,因為當初給水稻留樁的村子並不多,也就鳳凰縣稍微好點,其他縣能收上來個三四百斤稅糧都算是燒高香了。
附近縣鎮因為再生稻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之時,程彎彎正帶著孩子們做饅頭。
全村送給她接近兩千斤糧食,她也想送點什麼給村子裡的人。
再生稻出來的新米比頭茬稻味道更好,在她隨身商城系統中,也能賣到高一點的價格。
用七八十斤再生稻米換了一百斤白麵粉,開始做饅頭,大概能做兩千個左右的饅頭,每家每戶能送十個饅頭左右,雖然比不上十斤大米,但是能夠代表自己的心意就夠了。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靠你來我往,才能增進感情。
要做的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