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利國利民……大河村趙程氏,聰慧敏捷,勤勉柔順,著即冊封為九品孺人,封號穗,特賜孺人官服一身,孺人冠一頂,並鏤空雕花翡翠簪一支,錦繡十匹……欽此!”

光是賞賜之物,就唸了一大串,都是村裡人聽不懂的一些東西。

眾人這才知道,之前那些都是開胃菜,從京城而來的聖旨,目的就是為了冊封大山娘。

九品孺人,這是什麼東西,村裡人不知道,但九品二字,他們清楚的明白是什麼,因為只有那些有官身的人,才會用品級來區分!

所有人不可置信,低頭看向程彎彎的方向,看向她的眼神帶上了一絲連他們自己都沒意識到的尊敬。

程彎彎自己也是驚呆了。

她就是隨口提了一嘴再生稻,是沈縣令推廣出去的,就算要賞賜,也該賞賜當官的人吧,怎麼賞賜到她頭上來了?

而且一般冊封為孺人淑人的女子,都是有一個當官的兒子或者丈夫,她一個鄉村寡婦,怎麼就突然變成了九品孺人,而且還賜了封號,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

她跪著過去,將侍衛送來的漆盤接過,她一個人也接不住,趙老太太和里正老伴就跪在邊上,忙幫著一起接過來,其他婦人也紛紛搭把手,全都是些亮閃閃的東西,村裡的婦人們生怕碰壞了,動作小心到了極點。

這時,沈縣令走來,笑著道:“聖旨讀完了,諸位都起來吧。”

程彎彎終於站起了身,在硬邦邦的地上跪了這麼一會,膝蓋都有點疼了。

兩個傳令兵拱手道:“見過穗孺人,按照朝廷規定,九品孺人的俸祿每三月下發一次,屆時會快馬加鞭送來。”

兩人說著就要告退。

程彎彎連忙讓趙四蛋進屋去拿錢,她給這兩人各二兩銀子,溫聲道:“兩位小哥遠道而來,實在是辛苦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們拿著吧。知道你們還要趕回去覆命,我就不留你們吃飯了,這是剛灌進去的水袋,這裡是一些果腹的餅子,你們帶著上路,路上注意安全……”

兩個侍衛有些詫異。

他們來村子裡宣旨,就沒想過能拿賞錢,這婦人出手真大方,一人二兩銀子,比城裡一些富貴人給的賞錢還要多,而且這個婦人很溫柔,一顰一笑就像是看到了家裡的親孃,兩人莫名覺得親切。

“多謝穗孺人,我們先退下了。”

兩個傳令兵放下聖旨,騎著高頭大馬迅速離開了。

這兩人走後,村裡人有一絲的躁動,但縣令大人還在,眾人也不敢太放肆,在趙老太太的指揮下,婦人們端著十幾個漆盤放進屋子大堂的桌子上,有趙老太太盯著,這群人摸都不敢摸,只敢盯著那些東西過眼癮。

沈縣令走過來大笑:“恭喜穗孺人,穗,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足見聖上對此事的看重……”

程彎彎詢問道:“縣令大人,冒昧問一句,朝廷為何會……”

“邦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當今聖上是明君,自是知道糧食的重要性,這再生稻推廣出去,中南部許多地區的水稻畝產能翻一倍,這能解決多少問題。”沈縣令開口,“西邊有戰事,糧草一直緊缺,若是糧食能供上,能重振士氣,保證國泰民安……皇上冊封一介民婦為九品孺人,也賞賜了提出滅蝗之法的程昭,及製出石磙二人,這是意在告知所有百姓,只要好好種田,為朝廷獻良策,就能獲得封賞,定能鼓勵民間創作巧思……”

程彎彎聽明白了,這是把她這件事當做典型宣傳,希望民間百姓們再接再厲,多搞發明創造。

“穗孺人,你這傷口需要處理一下嗎?”沈縣令突然開口,回頭問,“袁師爺,你可帶了金瘡藥?”

袁師爺搖頭,他一個讀書人,沒事帶這玩意兒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