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米國媒體一開始互相揭短。但隨後英美媒體突然聯合起來,大吹起盎格魯?薩克遜(英美主體民族)始終不渝的騎士精神、盎格魯?薩克遜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等。”

“聖達尼號屬於白星公司,註冊為英國皇家郵輪,但這家公司實際掌控者是米國人,是米國摩根財團掌門人_j。p。摩根。另外,米國大西洋沿岸的旅遊業老闆們,也對米國報紙大罵英國人不負責任不滿,因為他們很希望英國遊客來玩,不希望營造英國輪船公司不負責任的形象,讓人對跨海旅行產生擔憂。”

“於是,英美媒體對這次海難的態度三百六十度大轉彎,開始了大合唱,吹起盎格魯?薩克遜人的騎士精神和紳士風度來。但這種吹噓要使人相信,必須要有反面教材或者參照物才行。”

“在當時那年代,鍾族主義盛行。在英國和米國鄙視鏈上的外人不少:黑人、愛爾蘭人、義大利人、華國人等。這就變味成了國家實力的pk。用黑人當替罪羊,英美早有傳統。聖達尼號上確實有個黑人,但不幸的是,他死於海難,已經當了替罪羊了……羅根?馬歇爾出版的《聖達尼號沉沒》中聲稱:這個黑人搶奪首席電報員的救生衣,結果被副電報員布萊特擊斃了。”

“搶救生衣的事確實有,但被搶的人對記者最初說的時候,是說搶他救生衣的是個白人。所以,可以看出後來的說法是栽贓給了黑人。”

“當時義大利人也常被黑。於是,《紐約時報》報道稱:三等艙乘客們瘋狂撲進救生艇,其中三個義大利人被船副用槍擊斃。在米國參議員聽證會上,聖達尼號五副諾維說:義大利人眼裡全冒出兇狠的光,像群野獸,時刻準備從那裡躍進救生艇。”

“義大利畢竟也是當時的列強之一,當時的義大利駐美大使古薩尼和使館法律處職員溫森佐立刻找到這個五副進行了抗議。這個五副連忙改口說他是猜的,當時情況慌亂,根本看不出來。”

“黑人已經死了,義大利人惹不起,所以,選來選去,反面教材和參照物只剩下華國人了。更何況八個華國人居然能活下六個,這比例也實在太高了!不找華國人找誰?”

“船隻出事後,船員們先通知了一等艙的富貴者,引發了那場後來隱瞞的慌亂。但坐三等艙的人們並不知道船要沉沒,就算知道,他們也逃不出來,因為通往上層船艙的艙門被鎖住了!”

“後來,艙門被強行撞開了,三等艙的人們蜂擁而出。但這時候很多救生艇已經下水划走了。剩下還有幾艘但有槍支恐嚇著不允許他們上。就在這時,其中五個華國人發現船的甲板上有一條破了的沒有維修好的小船,驚恐亂奔的人們根本沒想到它也能用來求生。”

“這五名華國人齊心協力,將這條實際上沒法救命的小船拋入大海,再跳下海,浸在水中,抱著這條船,在海里載沉載浮,幸好後來遇到了救生艇被人救起;另一個華國人落水時,正巧身邊有塊門板,他牢牢抱著,也遇到了救生艇,因此得救。”

“他們最後一批被放上甲板,又不讓上救生艇,還能奇蹟般生還,有三個原因:一是運氣好,碰巧看到一艘破了的小船;另外團結智慧也是他們能生存的原因。最後一個原因相當諷刺,因為最早被給予逃生機會的那些人,主要是英國和米國人過於慌亂,救生艇很多人還沒坐滿就匆匆放下水划走了,反而使幾名華國人獲救時得到了位子。要是救生艇當時全是滿的,他們遇上了也不會有人救他們。”

“在當時,這種事實是不會被說出的,船舶公司的人更不可能對他們道歉、補償。反而先有媒體捏造,說他們是混入船上的偷渡客,隨身帶有女人用的披巾,在船員組織女乘客優先進入救生艇時順利偽裝逃生,卑鄙地盜竊英勇的盎格魯?薩克遜男人讓出來的求生機會。”

“但六人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