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趙佶心滿意足地打量著這位愛徒,那種俞伯牙遇鍾子期的爽感,再一次浮現於心頭。

這位愛徒與自己一般,書畫藝術亦是極有造詣,重點是,愛徒在對於評價書畫藝術方面的見解與角度,實在是讓他這位當師尊的眼界大開。

遠遠不像那些畫院中的畫師,又或者是朝中臣工一般,來來去去,也就只懂得那幾個形容詞。

而且,愛徒高璋的繪畫藝術,雖然遜色於他的書法造詣。

但是,他對於繪畫藝術的理論的研究和剖析,卻能夠讓官家趙佶覺得自己彷彿在他的助推之下,已經觸控到了藝術至高殿堂的大門。

這些只是一個方面而已,另外一個方向,愛徒總是能夠對於大宋朝廷的弊政,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之法。

不論是之前的軍備改革,又或者是他現如今獻上的科舉取士改良策,還是那戶部拆分策。

“小高,為師這幾日雖然忙著作畫,但是一有閒暇,就在仔細地琢磨你所獻這兩策。”

“覺得你此二策,皆適合於此時實施。”

“如今我大宋冗官極其嚴重,人浮於事,弊端叢生。自父皇始直到皇兄執政。

皆為解決我大宋三弊,不知費盡了多少心思,變法改制之手段用盡,卻也難解此弊。”

“好在小高你能夠另闢蹊徑,找到從根子上解決的方法……”

自己因為搞藝術創作,耽擱了國家政務,心裡邊還是有些歉疚的。

但是小高卻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維護自己作為一位藝術家的創作思維。

趙佶自然也要竭盡全力地為愛徒所獻之良策解決實施問題。

正所謂愛徒對自己投之以李,自己又焉能不報之以桃乎?

而且現如今大宋許許多多沒有撈著職官的官吏,都成日遊手好閒的,不是當街溜子就是當勾欄老司機。

也就是說,你不把他們安排去幹實職,他們一樣要領俸祿當米蟲。

既然如此,現在有了機會,就該把他們都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按進去,省得繼續看著礙眼。

科舉取士改革的節奏,官家趙佶倒是已經想到了步驟。

第一步,就是先在大宋府、州、縣設定學官,然後設定學館。

至少把那些現如今那些無權無職的閒散官吏,儘量地安排下去。

第二步,等到學館設定完成之後,再推行科舉分級制度,按照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分級。

如此一來,再進一步縮減進士的錄取人數,而讓舉士入仕,可以由吏做起,亦可以在政績考核卓越之後轉濁入清。

那就是重設三司使,以副相治之,下面分為三使,一個負責稅賦收入,一個負責財政支出,還有一個負責鹽鐵、茶葉等各種專賣。

再根據三司的設立,隨後在大宋的府、州設定九曹,在縣,設定九房。

等到那府州縣級別的官吏逐步到位之後,那麼,再把那已成氣候的三司,設立為新設的三部,自然也就順理成章。

高璋愣愣地看著跟前這位侃侃而言,條理分明的師尊趙佶。

怎麼也沒有想到,成日忙著修真,忙著搞藝術,忙著跟女人深入交流的師尊。

當真是把這兩個策略該當如何實施的方式和方法已經考慮得十分的詳盡。

轉念一想,也對,師尊雖然是昏君,可並不代表他腦子不行。

只是做事太沒耐性,又沒毅力,而且喜歡搞藝術勝過治理天下。

當他真的把心放到政務處理上來,自然也就能夠發揮他的聰明才智。

只可惜,想要讓他長期把注意力都放在政務處理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面對著那講述完了處置這兩策方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