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不少文臣直接就不樂意了,紛紛跳出來表達強烈反對。

但是沒喧囂多久,蔡京就站了出來彈壓臣工,而另外一邊,趙挺之也同樣出列安撫親近自己的派系。

至於吳執中這一類的所謂中間派中堅,卻紋絲不動,不是他們不想動,而是今天這場朝會太奇怪了點,著實讓他們不敢輕動。

而童貫這個權宦站了出來慷慨陳詞,一副誰敢反對,就是跟咱家過不去。

這詭異的氛圍中,大宋官家趙佶繼續冷著臉,看著這一切。

心裡卻暗鬆了一口氣,只是一想到設立三司使之事,不禁眉頭緊皺……

張叔夜本想乘著散朝的機會,跟吳尚書好好聊聊,又或者是去詢問那趙挺之為何如此。

只是他還沒來得及離開,就有宦官來到了他的身邊小聲地嘀咕了幾聲。

聽聞是官家有詔,張叔夜只能按下心事,跟隨著這名宦官再一次回到了垂拱殿內。

“臣參見官家……”

之前高坐在御案後邊的官家,此刻卻已然緩步繞過了御案,語氣溫和地道。

“張卿家平身,想必張卿此刻,正在好奇,為何那趙老愛卿,緣何會在今日向朕舉薦於你?”

聽得此言,張叔夜下意識地抬起了頭來,看著那笑容溫和的官家趙佶。

“官家聖明,臣的確有些懵懂,還請官家明示。”

看著這位張叔夜,想到了相關於他的那些情報,官家趙佶抬起了手來,朝著那楊戩擺了擺手。

很快,垂拱殿內的閒雜人等盡數離開,只剩下這對君臣。

官家趙佶站在張叔夜跟前,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那是因為,有人向朕舉薦了張卿家你,朕亦覺得張卿你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能吏,所以,才會讓趙老愛卿今日如此行事。”

瞬間,張叔夜腦子猶如過了電一般反應了過來,難怪趙相今日就跟換了個人似的。

“朕告訴伱這些,只是希望你明白,好好做事,朕能看得到,望你到任蘇州之後。

務必要兢兢業業,莫要負了那位伯樂舉薦你的一片苦心……”

這話張叔夜自然也聽出了味道來了,朝著官家恭敬一禮之後懇切地問道。

“多謝官家,不知官家可否告知臣,到底是何人舉薦臣於御前?”

“此人是誰,你就不必打聽了,用心治理便好……”

看到這位欲言又止的官家,張叔夜感覺自己彷彿被塞了一腦子的漿糊。

不過,就在張叔夜辭別離開垂拱殿,行不多遠,又被那官家身邊的心腹近宦楊戩給喚住。

“楊中官,不知官家還有何聖諭?”

方才站在殿門口處,把一切都聽得真切的楊戩,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官家讓咱家給你帶句話,蘇州乃我大宋兩浙路之要害,財賦重地。張卿若有疑慮,可與那前任知州小高狀元交道……”

“恭喜張知州,居然能得小高狀元青睞,告辭……”

看著那前言不搭後語的楊戩已然大步而去,張叔夜直愣愣地站在在原地老半天,這才抬手一拍前額。

難不成?向官家舉薦自己的,是那位新近成為翰林學士的神童狀元高璋。

張叔夜看到早就已經沒有了楊戩的身影,當即不再停留,撩起前襟就快步朝著那宮門外行去。

這一刻,他很想先逮著那吳執中問個清楚再說。

高璋收到了訊息,知道那二位又前來拜訪,直接就溜達回了自己的院子裡邊,讓人準備茶點待客。

不多時,就看到了那一身便裝的吳執中與陳侍郎二人當先而來。只是,他們的身後邊還多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