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璋轉過了頭來,看著這位洋洋得意有點上頭的師尊。

想必是因為這些日子一直未能解決的三司使之事,終於看到了有突破的希望,以至於有些得意忘形。

“小高,為師可是知曉,你可是頗有才情,你寫下的那些劇本,裡邊的不少唱詞,皆是佳作。”

“今日在為師跟前,你可不許跟為師藏拙。”

“師尊……這合適嗎?可是有師尊七言絕句珠玉在前,弟子實在……”

高璋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樣,還有顯得有些底氣不足的話。

官家趙佶笑眯眯地拍了拍小高的肩膀,抬手一指這幅佳作道。

“無妨,不論五言七言,還是填詞皆可,為師相信你。”

“你也要對自己有自信,別忘記了,你可是朕的衣缽傳人……”

“既然師尊有命,弟子定然竭力。”

高璋朝著官家趙佶一禮,再一次站到了這張畫作跟前,仔細地斟酌起來。

那描繪得繁花朵朵的一樹梨花,半掩的亭臺閣樓,還有那彷彿垂下了紗簾的窗內,約約綽綽的身影。

高璋轉過了身來,朝著師尊趙佶一禮。

“師尊創作此佳作,既然是從白日到月夜,方才師尊已然在七言絕句裡寫下了白日景象。”

“那弟子便冒昧一試,嘗試著寫一寫夜下的此情此景……”

聽得高璋此言,趙佶不禁大樂。

“妙哉,這才是為師喜歡的小高,楊戩,再給朕來一壺酒。”

楊戩毫不猶豫地扭頭就走,很快便提來了一壺美酒。

而此刻,高璋已然站到了那宣紙跟前,提著筆,打量著那幅畫作,足足十餘息,這才落筆於那宣白之上。

官家趙佶全副心神,全都落在了高璋的筆端,搖頭晃腦地吟誦起來。

“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

花月兩模糊,隔窗看欲無。

月華今夜黑,全見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讓他春色多……”

等到趙佶盡數讀罷,高璋罷筆,垂首請師尊斧正。

趙佶愣愣地看著愛徒小高的這首菩薩蠻,足足數息之後,這才又緩步來到了自己的畫作跟前。

目光遊移在畫作上的那垂簾的窗戶上,又看向那滿樹的梨花,此情此景之下,一時之間,不由得有些痴了。

“妙,妙哉,小高,你這首菩薩蠻,簡直寫進了為師的心坎裡邊……”

這首菩薩蠻,就彷彿像是在寫那龍德宮中的韋賢妃,獨坐在閣樓之中,看到了月光之下的一樹梨花,有感而發。

而且修辭妙到了極點,月光映梨花,梨花盡成雪,後二句寫與花色相映,隱隱約約。

難以分辨哪是月光,哪是花團,寫出了梨花在月光映照下有一種撲朔迷離之美。

最後兩句說在月夜裡梨花比嫦娥更美麗更動人,因為只有盛開的梨花才讓春色更美春意更多。真是神思飛揚,逸想天外。

“好,當真妙哉,以月色比襯花容,足見小高以機趣見巧。猶在為師這首七言絕句之上,哈哈哈……”

看著這位站在了這幅畫作前放聲大笑,肆意狂放的師尊趙佶。

高璋實在是有些汗顏,卻也只能欣然受贊,當然,高璋也很謙虛地表示,這是弟子前些日子,觀賞梨花之時,就曾有靈感加持。

但是卻一直未能完全激發出來,今日再得寫師尊你這幅絕世佳作,終於把靈感的火花完全點燃,這才得以讓這首佳作問世。

說來說去,還是師尊你的畫作,乃是人世間絕品,如此引人入勝,令人浮想聯翩,才能夠讓弟子靈感超預期的爆發。

一旁的楊戩,臉上除了震撼,還是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