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宋國蒙冤之棄民王甫,懇求大夏仁義之君收(二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乾順這位年輕的西夏國主,此刻正呆在王宮深處,手中拿著一本從宋國走私來的《春秋》仔細地研讀。
自他祖父李諒柞開始,到他自己,祖孫三代,皆喜漢學,並推崇漢學。
而且也十分重視漢人官吏的提拔與重用,對於那些投奔西夏的漢人讀書人也是十分的重視。
而且在這些漢人的書籍裡邊,滿滿盡是人生的智慧,自然也少不了治民者乃至為君者的智慧。
就在他看得津津有味神采飛揚之時,一名侍者快步行來,朝著李乾順恭敬一禮。
“陛下,中書侍郎景詢有要緊之事求見陛下。”
聽得此言,李乾順只得無奈地將愛不釋手的《春秋》放到了案几之上。
“快快有請。”
不大時,李乾順就看到了年過七旬,鬚髮如雪,卻仍舊顯得精神抖擻的漢臣景詢大步入殿,朝著自己虔誠一禮。
“老臣參見陛下。”
李乾順移步上前,將這位在任時間得有五十載的三朝老臣給攙了起來,語氣甚是懇切地關心道。
“景老愛卿快快請起,老愛卿年事已高,身體不便,若是有事,來書便是,何須親來?”
“老臣多謝陛下關懷,只是現有一件緊要之事,老臣不得不來,陛下請看此物……”
景詢伸手入袖,從裡邊抽出了一張紙,遞給了跟前的李乾順。
“通緝告示?這……”
李乾順一臉懵逼地看了一眼那四個醒目的大字,這才在那景詢的示意之下耐心地看了下去。
很快就看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居然是大宋對於一位姓王名甫的庶民的通緝告示。
重點是,此人死活不論,懸賞價格極高。
“老愛卿,這到底是何等人物,為何這份告示居然會出現在老愛卿手上。”
“陛下,不僅僅是這份告示,便是這份告示上所通緝的人犯,此刻就在老臣府中的客房裡。”
迎著陛下那滿臉震驚與疑問,景詢這才將宋國通緝犯王甫的大概情況知會了這位年輕的西夏國主。
這位王甫本是開封人氏,其人卻長得金髮金瞳,容貌迥異於常人。
可是此子博學多才,極有天賦,科舉之時,本該位列一甲。
卻因為考官覺得他模樣髮色皆迥異於宋人,這才將會置於二等,乃是進士出身。
可有本事的人就是有本事,他入仕之後,很快就因為其才幹能力過人,被上司舉薦,入了秘書閣任事。
誰曾料想,卻就在數月之前,來了一位嫉賢妒能的上官,秘書丞蔡六郎。
此人乃是宋國宰相蔡京愛子,得見那王甫做出了功績,便將其功勞竊為己有。
“此子不忿,便與那蔡六郎當面理論,結果惹惱了那蔡六郎。”
“陛下您想必也知曉,宋國執宰蔡京權傾朝野,隻手遮天。”
“那王甫無權無勢,所有的不過是一身才干與本事。可他惹惱了蔡老六,就直接被對方編了個由頭,罷官去職。”
“可是王甫本不心某,意欲討回公道……”
結果自然是心狠手辣的蔡老六捏造罪名,意圖將其除之。
好在他王甫的品德與才能甚是受人擁戴,使得一些不願意他就此枉死的官員,便悄悄地知會於他。
他這才得以安然地逃出了東京汴梁,可是隨著那在大宋隻手遮天的蔡氏卻要對他趕盡殺絕。
開始全國通緝,王甫悲憤地背井離鄉,決定來此投奔西夏。
正好打聽到了西夏國主李乾順求賢若渴,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尋到了他景某人的府邸。
作為同樣是曾經在宋國境內犯過大案要案,要被弄死,後來逃到了這西夏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