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個標準,《京城人在紐約》就是一部商業化的電視劇。

葛尤沒有參與討論,他現在就在張億謀的劇組裡,說什麼都不合適。

金牛獎原本是華國電影圈自娛自樂的獎項,大家辛苦一年,頒個獎安慰一下,回去單位還會發獎金,每個人都高高興興的。

每年的獎項基本上都被華國的幾大電影製片廠瓜分。

這一次突然放進來一隻大鱷,競爭是有了,但差距太大,談不上競爭,而是被碾壓了。

而且,華國電影還要和世界電影接軌,就以華國電影目前的製作水平,差距就更大了,此時不少有遠見的電影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華國電影的出路在何方。(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二章 氛圍

對於國產電影的出路,葛尤的想法很簡單。

“這太複雜了,是你們這些人該考慮的事兒,我把戲演好就成。”葛尤一臉淡定的說道。

“葛老師,你這是逃避問題啊。”徐繁說笑道。

他們在《大撒把》裡演對手戲,彼此熟識,當時徐繁是第一次演電影,有點緊張,葛尤就慢慢引導,讓徐繁放鬆下來,找到狀態。

這樣的次數多了,徐繁就稱呼葛尤為葛老師,既是表示尊重,也是覺得親切。

葛尤平時安靜,不過挺好說話,他喜歡和別的演員交流,但不怎麼願意指導別人演戲,他的表演方式是他自個琢磨出來的,不知道是不是適合別人,別把人給指導壞了。

徐繁可是京城戲劇學院畢業的話劇演員,科班出身,學校裡教的有一套表演方法。

葛尤擔心要是弄衝突了,把個演戲的好苗子給毀了,那罪過就大了。

“這是實話,咱們演員的本職工作就是演戲,國產電影的出路那是上級領導要琢磨的事,想那麼多沒用。”葛尤不緊不慢的說道,“其實,這事應該問小林,他寫個本子在香江票房過三千萬,這要是在國內還得了。”

“別拿我說事啊,香江和內地的市場不一樣,商業片的票房都那麼高。”林子軒解釋道。

“那片子我看了,不能說是商業,挺好一故事。”葛尤評價道,“咱們國內就需要這種觀眾愛看,又有意思的片子,這樣的片子多了,市場不就有了。”

葛尤年前剛拿過電視金鶯獎的最佳男主角,過了一個年又要拿電影金牛獎最佳男主角了。

雖然還沒有確定,但和其他片子的提名演員相比,葛尤的勝算很大。

再說了,不能給《大撒把》五個提名,最後一個都沒撈著吧,大家把希望放在葛尤身上。

兩年前,葛尤憑著《頑主》獲得金牛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最後沒能獲獎,這一次直接拿男主角,他現在挺放鬆,拿獎這種事,拿的多了,也就習慣了。

六個人在火車上閒聊,睡了一覺,就來到了花城。

這時候的花城,不冷不熱,溫度適宜。

這是林子軒第二次來花城,感覺上像是完全變了一個模樣,火車站擴建了,車站裡到處是操著各種口音,揹著行李的年輕人。

自從《外來妹》播出後,南下打工成為了一種潮流,和下海經商一樣。

花城和鵬城是打工者的首選,這裡的工廠每天都在招人,源源不斷的人口湧入到這座城市之中,他們在這裡追尋夢想,也將品嚐到苦澀。

林子軒事先聯絡了陳常樂,作為朋友,來花城要是不招呼一聲就太見外了。

陳常樂早就不開面包車了,而是換了一輛高檔的商務車。

花城人比北方人精明,膽子更大。

當京城演藝圈的人還在考慮要不要離開體制,自己創業的時候,陳常樂已經從花城電視臺離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