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開元新政(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皇帝下詔,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中書省為紫微省,門下省為黃門省,門下侍中為黃門監。
改洛州為河南府,原州長史為尹,州司馬為少尹。
另外,任命張說為中書令,大肆封賞討滅太平公主的有功之臣,同時急傳旨,召回被貶外地的姚崇、宋璟和劉幽求等人。
而最驚人的是,皇帝封內給事高力士為左監門將軍,掌內侍省一應事務。
這一道敕令讓不少朝臣震驚。
昔日,太宗皇帝曾明文定製,內侍省不設三品官,任何內侍,無論如何簡在帝心,也不過黃衣廩食、守門傳命而已。
看門的家奴罷了。
武則天掌權時,以女子之身稱帝,阻力何其強大,也不曾重用宦官來制衡朝臣。
而玄宗皇帝一道聖旨,就將歷代先皇嚴防死守的宦官勢力召了回來。
也是從李隆基開始,宦官激增至三千餘人,其中以三品將軍者最多,身穿紅、紫朝服,身居高位者至千餘人。
史書評之:宦官之盛,自此始。
當然,那都是後話了。
幾日後,姚崇等人紛紛回京,皇帝立刻任命姚崇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劉幽求為同中書門下三品。
其中,姚崇總攬朝廷庶政。
一時間,姚崇的名望遍佈天下。
……
這一日,蘇鶴照常在欣賞過家裡的兩位美人後,上衙點卯,錄事高莽抱著一摞文書放到他桌前。
“參軍,這些都是這些日子法曹新抓捕的人。”
蘇鶴翻了翻,眉頭皺了起來。
“怎麼這麼多人?”
高莽苦笑道:
“屬下也不想啊,只是陛下下令嚴抓逆黨,大理寺和刑部也再三強調,凡是涉嫌太平公主一派的,寧抓毋漏。”
那也太多了吧……
比如他隨便翻開的這頁,判決文書上寫著,此人僅僅是與太平公主府的廚房有過幾次交易,賣過菜蔬,就被當成逆黨抓了回來。
蘇鶴感到有些離譜,連忙問道:
“法曹新抓的人,有多少都是這樣的?”
高莽實話實說:“八九成吧,大多數人實際上都只是平頭百姓,和太平公主黨羽是八竿子打不著。”
蘇鶴來回仔細翻閱了一遍,又去刑房、牢房分別查問過後,將有明顯冤屈之人的名字勾去,吩咐道;
“把這些人都放了。”
高莽猶豫道:
“這樣不好吧……畢竟是大理寺和刑部三令五申要抓的人,該如何向上面交代……”
蘇鶴拍拍高莽肩膀,道:
“放心,咱可是陛下御筆親定的司法參軍,秉公執法罷了,再說,這些人明明是無辜之人,若錯殺之,豈不是壞了陛下的名聲。”
高莽只得忐忑著心將人放了。
而第二日皇宮偏殿內,同平章事陸象先也在對李隆基說類似的話。
“陛下大肆緝拿坊間任何與太平公主有關之人,實乃矯枉過正,過猶不及也,若繼續下去,民間必生怨言,於國、於陛下無益,臣懇請陛下更改旨意,勿得牽連無辜之人。”
皇帝心中不悅,卻也明白陸象先說得不假,於是假意應允,實則是為了快些將其趕走,免得他不停嘮叨。
陸象先走後,李隆基正生氣間,大理寺官員又呈上了近日的抓捕判決文書。
李隆基查閱到一半,疑惑道:
“怎麼有這麼多犯人被無端釋放?”
大理寺官員答道:“回陛下,是京兆府法曹參軍蘇鶴,更改了判決將人放走。”
皇帝本就在氣頭上,一聽是蘇鶴所為,當場勃然大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