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疏勒河一路急行軍,四日後,從玉門關再度進發的涼州兵馬抵達了興湖泊。

由於之前從涼州奔襲至玉門關,又歷經過一場大戰,馬匹疲憊不已,不能速至,因此急行也快不到哪兒去。

到了興湖泊後,有斥候來報,就在這四天之內,吐蕃蠻族又擊破了天山軍,攻佔了西州。

西州即為古高昌國,為西域諸國之一。

貞觀初,太宗皇帝李世民因其王麴文泰與西突厥結盟,遣侯君集、薛萬均等大將證討。

貞觀十四年,高昌國滅國,置高昌縣,後改西州,由安西都護府管轄。

天山軍殘部則退回庭州,與瀚海軍一道堅守。

多吉尼瑪攻入西州,西州不屬於河西道,而是在安西節度使的職責範圍內了,故賀拔延嗣問道:

“湯節度可曾發兵擊之?”

斥候答道:

“期初曾派遣一萬龜茲守軍前來解西州之圍,但援軍趕到前,城已被攻破,於是湯節度又將大軍調了回去,固守鐵門關和龜茲。”

賀拔延嗣眉頭緊鎖。

“蠻兵十萬之眾,若安西各軍不肯出戰,僅憑我等,如何能有勝算?”

肅州刺史獻策道:

“賀拔都督,可令人快馬至龜茲安西都護府,請湯節度率領賬下修士及精幹軍士,沿孔雀河——羅布泊——車爾臣河這條路南下,取道可可西里山北麓,穿過金山口,到達蠻兵後方。”

“多吉尼瑪先攻陽關,行軍路線定是甘泉水谷地,西邊不會設防。”

“再去一使者,約定與多吉尼瑪在敦煌縣城外野戰,我軍卻趁其不備從北方擊破圍成蠻兵,入縣城堅守。”

“如此,只需等待湯節度兵至,從敵軍背後殺來,內外相連,南北夾擊,此戰必勝!”

涼州諸將都很贊同肅州刺史的謀略,但賀拔延嗣並未採用。

“果如你所說,或可成功,但要是湯節度不肯發兵呢?”

“西州淪陷,其根本原因在陽關失守,而陽關之責在於我,湯節度很可能為求自保,只死守鐵門關,不與我軍聯手,屆時,我等進了縣城,被十萬大兵圍定,就如入網之魚,再難取勝。”

根本原因則是,若按照肅州刺史的策略,這一戰至少要僵持一個月以上,湯節度才能抵達甘泉水谷地,路上要是再不幸遇到蠻兵,只會更慢。

那時候,從長安出發來宣讀免去賀拔延嗣官位的使者,只怕已經走到玉門關了。

賀拔延嗣低頭仔細地研究著地圖,少頃,突然想到了什麼,開口道:

“我意,派一人先行闖進縣城,與那位道門或者佛門高人相見,洽談作戰之事,可有人自薦?”

要孤身一人闖進重重守軍圍困的敦煌縣城,必須修為較高、實力不俗,因此賀拔延嗣率先看向了涼州諸將。

然而諸將彷彿都沒看出來都督的眼神,紛紛扭頭命屬下們在軍陣裡詢問何人敢去。

近萬人的部隊,無一人應答。

開玩笑,十萬大軍,怕是內視境也難,賀拔延嗣這個開元境自己去還差不多,旁人誰敢逞能?那不是送死麼。

這時,蘇鶴騎在馬上忽然想到,沙州的道門高人?

似乎之前婉兒和太平,就說是要去沙州暫住一段時間,莫非……

親兵連問了幾次,陣中始終無人敢應,賀拔延嗣失望地嘆氣。

這種事必須是自願才行,否則他隨機強行命令一個倒黴蛋前去,半道上跑路甚至通敵叛國了怎麼辦?

正準備另想他法時,蘇鶴拍馬上前,毛遂自薦道:

“都督,某願前往一試。”

賀拔延嗣大喜,激動道:

“好!果然英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