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當時她所在的那間放映廳裡那些觀眾的反應,她也都看在眼裡,那些觀眾的反應能作假嗎?能嗎?

除非那一廳觀眾都是演員,而且還都是實力派演員才行。

《七殺》好像又要成功了……

潘潔瑜心裡已經有這樣的預感,這個預感讓她心裡又是高興又是黯然。

她為楊奇這次沒有拍砸而高興,卻為自己與他的距離越來越遠而黯然。這幾個月來,每天看著網上那麼多人不看好《七殺》的票房和口碑,判斷這將是楊奇自我膨脹後,拍的第一部爛片,那些言論,潘潔瑜看在眼裡,有點惱火,卻也有點期待,這是她的真實心理。

惱火很好理解,她本能地不想看到那麼多人說楊奇的壞話,看衰他。

期待,卻是因為她心底那一抹仍然沒有割捨下的情感。

她隱隱期待著《七殺》如果真的砸了,楊奇就不再那麼成功、那麼耀眼,他的人生如果因此而暫時進入一段低谷,那也許她就有機會重新和他走到一起。

“趁虛而入”,不是一個好詞,但最近幾個月,潘潔瑜心裡卻總有這樣的心理,她仍然愛著他,但她幾次嘗試,都沒能看到一些希望,可她又還放不下,於是她心底漸漸就滋生了這樣一種讓她自我感覺慚愧、鄙夷,卻又微微心動的心理來。

因為她知道趁虛而入,是一條捷徑,很容易便能俘獲一個人的心。

就像另一個詞“雪中送炭”的效果差不多。

趁虛而入,是貶義詞。

雪中送炭,卻是褒義詞。

但實際上,這兩個詞代表的意思卻差不多,都是在一個人最需要幫助、最需要撫慰的時候,給人幫助和溫暖。

所以,它們意思相差很大嗎?

潘潔瑜覺得這兩個詞,最大的不同,只是動機和說法不同而已。

動機純,這件事就是雪中送炭,動機不純,就是趁虛而入。

這兩個詞折磨了潘潔瑜很長一段時間,最近幾個月,她不止一次捫心自問,自己的動機到底是純還是不純?

她心裡期待的事,到底是趁虛而入?還是雪中送炭?

有時候她覺得是趁虛而入,因為她動機不純。

有時候,她又覺得是雪中送炭,因為如果《七殺》真的撲街,她給楊奇送的是愛,是關心!而愛和關心,難道不是純的、美好的東西嗎?

所以,既然她想送的是愛和關心,那她的動機就應該是純的,那到時候她將做的事,就應該是雪中送炭。

這件事,煎熬著她的心。

她心裡清楚,自己是在自欺欺人,可她就是打消不了這樣的心理,偶爾午夜夢迴,她心裡會卑微地想:只要能破鏡重圓,趁虛而入也好吧……

但現在,看著《七殺》評論區越來越多的正面評論,潘潔瑜的心漸漸發涼,《七殺》要成功了,而那意味著,她心底那卑微的、陰暗的期待即將落空。

她還是沒機會,他要更成功了,而成功的他,身邊讚美、吹捧他的人會很多很多,她潘潔瑜就算給他打電話、發簡訊,她的愛意,她的關心,也會泯然於那些讚美和吹捧之中。

他也許還會以為她是看見他越來越成功,所以才想和他和好的。

他會把我看的勢利、拜金吧?

潘潔瑜無力地閉上眼。

第418章 發酵的口碑

《七殺》好看嗎?

還沒走進電影院看過的人,幾乎都好奇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已經看過《七殺》的觀眾紛紛給了答案。

很多觀眾去看電影網上給《七殺》打分、寫評論。

還有一些觀眾透過自己的方式來推介《七殺》,比如各種社交軟體,比如部落格,比如口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