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加高加固了,護城河也變得很寬,城頭上有八十架重型投石機,卑職唯一探查不到就是城內究竟有多少存糧,不過聽城外農民說,這兩個月,一直有船隻從黃河進入清水河給膚施縣運來大量物資,估計糧食也不缺。”

李世民沉思片刻,又問道:“你們只探查了膚施縣,沒有去北面的金明縣看看嗎?”

“回稟殿下,金明縣已經去過了,和膚施縣一樣,大部分人都遷徙走了,而且金明縣東面和南面的兩面城牆都被拆除,石塊和磚塊用來增高膚施縣城牆。”

李世民又問了幾句,這才讓斥候旅帥退下去,這時,張公瑾道:“雖然膚施縣的周軍有兩萬人,但其中九千人是呂崇茂的降兵,戰鬥力比較低下,孫長樂此人出身瓦崗,擅長騎兵,未必擅長守城,微臣推斷,以五萬軍攻城,五天之內可以拿下膚施縣。”

李世民沒有吭聲,他何嘗不知道雙方的兵力對比,他甚至比張公瑾還要清楚幾時能攻下城,張公瑾還是太保守了,李世民自己判斷,三天就能拿下膚施縣,傷亡也就在三五千之間。

只是李世民考慮的並不僅僅是奪城,他還要顧及雙方援軍,如果他攻下膚施縣,不能及時南撤,一旦二十萬周軍從幷州殺來,很可能就像太原一樣將他們困死在膚施縣內,他還擔心延安郡某地是不是隱藏著一支騎兵,一旦唐軍大舉北上膚施縣,騎兵會不會襲擊因城縣,將他們的後勤重地一把火燒掉。

五萬大軍北上,糧草和後勤保障尤其重要,一旦也偷懶不得,而且就算奪取膚施縣,他又怎麼在關中、上郡和延安郡之間建立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而不是僅僅奪取延安郡就結束,關鍵是要防範周軍的反攻。

李世民這兩天一直就在盤算這件事,他發現要在沿黃河三郡建立起一道防範周軍西征的防禦牆,至少要十萬大軍才夠,而他現在只有五萬軍隊,加上上郡的一萬駐軍也才六萬軍隊,數量還是不夠。

“殿下在猶豫什麼?”張公瑾看出了李世民的舉棋不定。

事實上,從出兵開始,張公瑾便發現李世民一直憂心忡忡,絕不僅僅是為了延安郡犯難,他是有更深的擔憂。

李世民欲言又止,他剛要開口,這時,帳外傳來侍衛的緊急報告,“啟稟殿下,聖旨到!”

李世民吃了一驚,急忙給張公瑾使個眼色,兩人迎了出去,李世民心中困惑,父皇這時候來聖旨,是在催促自己儘快攻城嗎?

他們來到帳外,只見遠處一名宣旨官在一群侍衛的簇擁下快步走來,宣旨官也看見李世民,連忙上前躬身行禮,“參見秦王殿下!”

李世民點點頭,見士兵已經擺好香案,便道:“先宣旨吧!”

宣旨官舉起聖旨高聲道:“秦王聽旨!”

李世民帶著十幾名文武官員在香案前跪下,宣旨官展開聖旨朗聲道:“朕觀天象,非交兵之時,特敕令秦王率唐軍南撤上郡,令到即行,不可一刻耽誤,欽此!”

李世民聽得一頭霧水,這是父皇令自己火速撤軍,理由竟然是天象,這就是一派胡言了,唐朝的重大決策幾時看過天象,李世民知道,這顯然只是一個藉口。

宣旨官把聖旨塞給他笑道:“殿下趕快撤軍吧!微臣得立刻回去復旨了。”

“你給我說實話,聖上這麼急著要我撤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宣旨官將他拉到一邊,這才低聲道:“中都傳來訊息,周朝同意停戰一年,條件就是我們必須撤離延安郡,聖上很著急,我們是馬不停蹄,晝夜疾奔才趕到延安郡。”

李世民半晌說不出話來,良久,他長長嘆了口氣,張鉉根本不用什麼援軍,一個停戰和談小小條件便將他們逼回上郡了。

宣旨官匆匆走了,李世民還沒有從失落中恢復過來,張公瑾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