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語轉悲憤,滿腔都是憤憤不平,恨不能拎著刀去殺了那些欺凌弱小之人:

“何將軍找了十來年都沒找到,還是何公子無意間在護國寺見到王公子在練槍,這才看出來那是王家流傳下來的家學,將人給領了回去。待細細一問,方才得知,當年伯母帶著幼子被迫離家,誰知這肚子裡還有一個,這孤兒寡母的,肚子裡又帶著一個,日子便極為艱難,次年王公子出生,伯母大出血,虧得當時借住的村子裡都是好人,幫著延醫問藥的託了一年的笀命,後來伯母沒了,兩人都是孩子,王公子的父親留下了王家武學秘籍他們也只能識得一二分,王公子的哥哥便帶著王公子四處乞討,那年大旱,王公子的哥哥為了搶奪一個饅頭,被人活活打死了……”

齊寶釧說的異常詳細,這事情似乎是她經歷過一般,胡雨涵聽得是滿色悲慼憤怒,最後她長長一嘆,道:

“若是這個王公子是個有才的,你日後許是有好日子過。”

齊寶釧面色緋紅道:

“王公子待我是極好的。如今也是秀才之身了,他讀書方才幾年功夫,這已然及了不得了。今秋秋闈他定時可以中的舉人的。來年春闈……”

這是齊寶釧時常掛在嘴邊的話語,似是給自己信心一般。

胡雨涵聽著聽著忽然笑道:

“恕我冒昧,三小姐閨名可是寶釧?”

齊寶釧不知她為何有此一問,不過對方是女子,自己的閨名也不是不可告知的,便點了頭,又問:

“胡姑娘是如何得知的?”

胡雨涵掩口笑道:

“那日送你回去聽齊夫人說的。說道你這個名字,再加上王公子的姓氏,與齊大人的官職,我倒是想起一個故事來。”

“什麼故事?”

齊寶釧是最愛那些個書生淑女的話本故事的,兩人方才相見也是聊了幾句的,便知胡雨涵在這方面竟是比自己所看的話本都要多一些,這會兒提起怕是又有什麼好故事吧?她不禁心癢難耐。

胡雨涵飲了一口茶,整理了一下思路才在齊寶釧的殷殷期盼中開了口:“唐朝年間,有一位王相國,”她看了齊寶釧一眼,可巧了,那位王相國喚作王允,只是這個她卻沒說出來,只道:“相國有三位如花似玉的女兒,分別喚作,金釧,銀釧,寶釧。三小姐王寶釧是個極有才名,又長得極好看的女子,又甚的相國的喜歡,以至於將王寶釧一留再留,留到了一十八歲尚未成親。這時日久了,王家母親便急了,開始為自家女兒張羅親事,可是左看一個不滿意,又看一個不滿意。”

“那年春,王家母親帶著女兒去燒香拜佛,路上偶遇悍匪,為一個俠士所救,王寶釧看過那位俠士的面容便記在了心裡。後來相看了數個人家,王寶釧都不點頭答應,王家母親一個生氣,便道:‘那便拋繡球招親吧,凡是年滿十八以上,二十八以下未娶妻,沒有隱疾品行端良的男子均可過來搶繡球。’。這王家是什麼樣的人家?即便是拋繡球招親,也是在自家內院的繡樓裡,能夠進來的,也都是名門子弟,知根知底的,斷不會在大街上搭繡樓拋繡球。”

“王寶釧穿著大紅嫁衣上了繡樓,這便是要今日接了繡球便立刻成親的。她在繡樓上左看右看,也不知要拋到哪裡去,忽然,她眼睛一亮,那不是那日救她的公子嗎?她心頭一喜,便將繡球拋了過去。”

說到這裡,胡雨涵頓了頓,端了茶來潤潤口,卻把齊寶釧急的抓耳撓腮的:

“好姐姐,你就快快說吧,那公子是不是接了繡球?”

胡雨涵被這句“姐姐”叫的心中極為舒坦,她接著道:

“果然是那位公子接到的繡球,細問之下,方才知道那公子竟是平民百姓,只身上有一秀才功名,家無橫財。王家母親意欲悔婚,偏生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