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非常感激,再三鞠躬致謝,搞的好像是蠻族很對不起曹時。

陳無傷與幾個同僚對視一眼:“將軍!我們不如趁勢攻入夜郎國都,擒下金竹逼其認罪服輸,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禍患。”

“一勞永逸,永絕後患,這兩個詞用的很好。”

曹時不置可否轉到另一邊:“司馬休你說說有什麼看法?”

都尉司馬休十分冷靜:“末將以為金竹的才能不足,很難說服各王共同出兵入侵蜀中,尤其是熟悉蜀中素來與漢家親善的邛王,絕不會同意金竹的入侵計劃,我軍雖有五千精兵藏在夜郎國以南的死角,卻不好立刻出手攻擊大軍雲集的夜郎國,稍有不慎陷入十萬蠻兵的包圍後果不可設想,到不如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待有機可乘在一擊致命,用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戰果。”

荀方接著說道:“司馬都尉所言甚是,西南夷各自為政一盤散沙已有數千年,據蠻部所述金竹其人年少時有搏鬥虎豹的勇力,並沒有將兵百萬的絕世將才,更不是手腕超凡的英主,夜郎國內二十二邑尚且各自為政,那些遙稱夜郎的偏遠蠻族更是多年不見一面,金竹痴心妄想以蘇秦張儀的合縱連橫之策攻蜀中,無異於做夢。”

曹時撫掌讚許道:“說的非常好,諸將也不看好夜郎王行合縱連橫之策嗎?”

“夜郎王狂妄自大,志大才疏,意欲效仿我們先祖的縱橫術,卻不知我們還有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的典故,仿若沐猴而冠,焉知自己是跳樑小醜。”司馬休露出一絲笑容。

眾將士聞言鬨然大笑,紛紛豎起大拇指讚歎他有才。

高興之餘,眾將議論起攻擊夜郎的最佳時機,當兵二十年的老行伍各有各的盤外招,漢軍的軍事會議允許合理發言。

陳無傷說道:“末將以為。夜郎蠻兵躊躇滿志必然會以犍為突破,順著江水(長江)任意口岸進入蜀中盆地,倘若選擇時機得當,還可以打蜀中一個措手不及。”

隔幾年朝廷會安置一批新郡,最近兩年置郡議程走的七七八八,最多也就兩三年會提出新一批邊郡,犍為郡就屬其中之一。

長江是雲貴高原與蜀中盆地的天然分割線,從北向南越過長江進入高原山區,從南到北越過長江進入盆地平原,山區的蠻民是神農氏的後裔。多少都會些耕作技巧。會耕作的部落見到大平原自然會眼饞,夜郎人眼饞了整整兩百年。

曹時鼓掌讚許:“諸將說的非常好,看的出大家是有備而來。”

“將軍謬讚!”

陳無傷與眾多都尉對視一眼紛紛笑容,南軍的都尉無時無刻不在展示個人能力。他們要向世人證明。南軍不次於北軍。車騎將軍用南軍是個正確的選擇。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南北軍爭的傳統來自於大秦帝國,彼時關中、巴蜀、隴西秦軍銳士分為南北二軍。互相競爭以保持兩軍對戰功的**追求。

傳到大漢帝國時代,太祖高皇帝劉邦用他的智慧,把南北二軍從狹義的關中、巴蜀、隴西改變為秦人與六國兵,或者稱之為關中兵與關東兵的區別。

放大一號的競爭,使得關東與關中各地很快捏成一股合力,南北二軍隨著劉邦南征北戰消滅反叛的諸侯王立下汗馬功勞,時至今日太平盛世,北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南軍將士感到很不爽,這場戰爭是南軍上下期盼已久的盛會,他們期望用戰爭來保持榮耀,扳回南軍長期不利的局面。

沙盤前,幾十號軍官圍坐著冥思苦想。

曹時拿著馬鞭指向夜郎國的山區:“這是一片天然高原,西起十萬大山,北鄰蜀中盆地,東到長沙國附近的大雪山,綿延千里呈斜向分部,此地的幾條主要通道被各大蠻部長期把持,夜郎人自大的以為佔據絕對優勢,卻忽略了高原南部句町九部落的重要地位,句町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