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能夠暫時容忍林如海,五皇子可容忍不了的。

自從林如海成為了鹽政御史以來,他每年收到的銀錢少了許多,這在他看來就是林如海在和他作對。

因此他傳信甄家,讓甄家給林如海一些教訓。

甄家這就犯難了,一方面他們擔心動了林如海激怒了皇帝,另一方面,五皇子是甄家的希望,他們自然也不希望違背五皇子的意思,讓他對甄家生了芥蒂。

於是甄家主和心腹商量了一下,他們決定不對林如海本人動手,而是對他的內宅動手。

皇帝關注著林如海,總不至於連他的老婆孩子一起關注。

而林如海死了獨子,算是絕了後,對他的打擊不可謂不嚴重,這樣對五皇子也算是交代的過去了。

是的,甄家打算對林璟動手,卻沒有打算連上賈敏一起。

賈敏畢竟是賈家之女,除了甄賈兩家的交情之外,甄賈也知道皇帝對賈代善還是有幾分情分的。雖然賈代善的兩個兒子都不爭氣,沒有什麼作為。可若是甄家直接對賈代善的閨女動手,難說會不會引來皇帝的關注。所以甄家對賈敏還算是手下留情了。

至於黛玉,在甄家看來就是個不能傳宗接代的女娃,動不動她根本不重要,所以直接把她忽略過去了。

林璟猜測,原本的情節中賈敏之死,大概一方面是她本來就體弱多病,另一方面是則獨子去世造成的嚴重的精神打擊。雙重作用下,賈敏才漸漸病重,然後一病而去了。而賈敏之死,其實並不在甄家的預期之中。

甄家收買的林家下人,大部分都是起個輔助的作用,比如傳個訊息,或者打個掩護。唯有賈敏身邊的陪嫁劉嬤嬤是個重要的人物。

因為甄家收買這個劉嬤嬤,並非付出銀錢就足夠了。

身為賈敏身邊的管事嬤嬤,劉嬤嬤也是見過世面的,收過的各種賞賜並不少。她並非是區區銀錢可以收買的。

所以甄家收買她的方式,是給她的獨子一個錦繡前程。

其實賈敏對劉嬤嬤真的挺不錯的,早早放了她兒子的身契,讓他能夠不再當下人,而出去當一個良民。

劉嬤嬤的兒子也是從小讀過書的,可惜沒有什麼天賦,也沒有考出什麼功名。只得靠著劉嬤嬤存下的銀錢,在外面做些小買賣,有林家這個靠山,在平民百姓中還算是衣食無憂,過的很不錯的。

劉嬤嬤原本應該感到滿足的,可是甄家提出會給她的兒子捐個官,縣令做不了,但是在江南這個地界上,一些不重要的小縣城的縣丞或者縣尉,甄家還是能夠安排的。

這一下就讓劉嬤嬤動心了。

現在她的兒孫雖然衣食無憂,但她漸漸老了,早晚有一天會回家榮養,和賈敏的情分就會漸漸薄了。等她不在了,將來她兒孫還能不能靠上林家,也說不準。

如果她的兒子能當上縣丞或者縣尉,哪怕一輩子不能升遷,那家裡的門楣也是不同了,將來孫子孫女能結到親家也至少是低階官吏了。一代代人下來,只要有子孫能考出功名來,再有親戚的幫扶,不怕家族不能越來越興旺。

甄家還說對林璟動手,並非是甄家自己的意思,其實是京中的貴人皇子的意思。這林家得罪了皇子,那是長久不了了,早晚要遭殃。如果劉嬤嬤不聽他們的,那麼將來只會跟著林家飛灰煙滅。

再說如果對健康的大人動手腳,那還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

但是對容易生病和夭折的孩子動手,那簡直再容易不過了,都不需要使用什麼毒藥,只要在小孩睡著之後掀開他的被子,晚上開啟他臥室的窗戶讓他吹冷風,讓小孩子多生幾場病,身體病弱之後,很容易就夭折了。

做得巧妙的話,根本不會引人懷疑,劉嬤嬤有很大的可能不會暴露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