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這是一件好事。之前參與奪嫡的皇子,只有五皇子現在是清清白白的,身上沒有汙點。

只要皇帝有心,就可以把五皇子立為新的太子。那麼五皇子奪嫡這件大事,就算是辦成了。

在許多圍繞著五皇子的官員看來,皇帝是很偏心甄貴妃和五皇子這對母子的。現在其他的皇子既然已經成不了事了,那麼五皇子被立為太子,似乎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可惜,支援五皇子的官員剛在朝廷上表明希望皇帝再立太子的意思,立即就引起了皇帝的警惕。

過去,五皇子是皇帝的寵妃所出的愛子,而且在朝廷中沒有什麼勢力,相比他的幾個哥哥,就是個小可憐,所以皇帝對他多有偏袒扶植。

等到現在皇帝發現,諸位參與奪嫡的皇子只剩下五皇子一個乾乾淨淨不惹塵埃之後,立馬就感覺不安了,也對五皇子產生了不滿。

覺得五皇子小家子氣,一心只有銀錢,哪配被立為太子?

太子謀逆當天有心保護一直跟隨著他的四皇子,所以對他完全隱瞞了謀逆的事。所以四皇子沒有被皇帝處置。但因為四皇子向來跟著太子行事,所以皇帝也不甚喜歡四皇子,對四皇子冷處理罷了。

現在皇帝看五皇子也不順眼了,所以本來被皇帝冷處理的四皇子就被推了出來,用他和五皇子打擂臺,保持朝堂的平衡。

在這個節骨眼上,甄老太太去世了,甄家全家都要閉門守孝。

甄家少了一塊護身符,從此不再敢為所欲為不說,現在正是五皇子的緊要時刻。

五皇子唯一的敵人,就是那個過去並不顯眼的四皇子,只要把五皇子推上了太子之位,甄家就算是大業成功了。

可偏偏甄家因為守孝,行事顧忌頗多,並不能親身上陣去問為五皇子搖旗吶喊。

不過甄家不能這麼做,甄家在江南籠絡的黨羽可沒什麼顧忌。

在他們看來,皇太子,皇長子,三皇子這幾個最具競爭力的對手都倒下了。現在朝堂上,只剩下了個並不出眾也沒有什麼人緣的四皇子與五皇子相爭,五皇子的成功簡直指日可待。

於是他們紛紛為五皇子搖旗吶喊,上書給皇帝為五皇子說好話。

這些官員能夠在江南被甄家籠絡,自然算不上什麼眼光長遠的人,也並不瞭解皇帝真正的性格。

他們這種搖旗吶喊的行為,可把皇帝氣著了。

皇帝越是到了晚年,就越對這種爭權奪利的事情敏感。江南如此多的官員為五皇子說話,讓皇帝覺得危險,覺得五皇子已經打算靠著擁立他的官員和他這個皇帝分庭抗禮了。

現在五皇子和四皇子在朝廷上打擂臺,維持著某種朝政上的平衡,皇帝自然不能隨意的處置五皇子。

但是對那些不開眼的江南官員,皇帝是不會手軟的。

皇帝暗地裡指示他安排在江南的那些包括林如海在內的心腹,要他們上摺子彈劾江南的某些官員。

這對林如海他們來說,真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那些人本來就是他們的敵對派系,只不過因為那些人依附著甄家,皇帝又特別寬容甄家,讓他們動彈不得,這才忍耐到如今。

實際上那些人滿身都是小辮子,一抓就是一大把,上摺子彈劾他們簡直輕而易舉。

其實也是甄家運氣好,恰好在這個時節,甄家的老太太沒了,他們全家都要守孝,所以來不及在皇帝面前搖旗吶喊。皇帝這次也沒有處置甄家的意思,只是將林如海他們彈劾的那一批江南官員都一網打盡了。

江南官場算是大換血了。

沒了那些黨羽的幫忙,從此,就該甄家在江南日子難過了。

這幾年,林家沒有什麼大事發生。也就是黛玉七歲之後,賈敏給她找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