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援軍(1)(第1/2頁)
章節報錯
黑夜對於晝行生物來說是恐怖又危險的。因此,黑夜的到來終結了白天的惡戰。 事實上,當太陽西斜,餘暉昏黃之時,雙方就有默契的逐步脫離接觸,自行收攏軍隊。 蘭博飛率領大軍在木橋末端匯合,並未著急撤走,這是謹慎的做法,他擔心敵人的反戈一擊。這是主角慣用的手法,除此之外還有夜襲,都是利用螞蟻約定俗成的規矩的漏洞來尋求戰機。 直到飛騎士監督敵軍全部撤走後,蘭博飛才督促大軍陸續回到大榕樹上的巢穴裡,休整進食,同時清點損失。 今天一場惡戰,神使王第二軍團有一個小隊除指揮官外全軍覆沒,十五個小隊先後參與作戰並有不同程度的損失,總陣亡六十餘名戰士,失蹤二十餘名戰士(失蹤者基本上都是掉入了大河,無論當時是生是死,現在都九死一生,除了個別爬上巖盤島的幸運兒,其他幾乎等同於陣亡),負傷一百多名戰士。 也就是說,一天激戰下來,有二百名左右戰士失去了戰鬥能力,減員達百分之八。如果不是有著木橋這樣的天然屏障,相信守軍會更加的艱難。 敵軍的戰損不便統計,根據前線指揮官的估計,今天殺傷了約一兩千的敵軍,交換比還可以,但是相較於敵軍的總體數量,蘭博飛開始擔心僅僅憑藉自己這支軍團難以獨立守住「臨水城」。 對於大多數戰士來說,夜晚可以休息和舔舐傷口(這是她們僅有的治療手段之一),但蘭博飛還得繼續忙碌。 他與守軍配合,從「臨水城」守備軍團中徵召年輕力壯的戰士補充進今天有戰損的小隊,囑咐這些小隊的指揮官將戰術資訊包傳遞給新兵,並要求他們次日開始訓練新兵——這些已經輪戰過的小隊,正常情況下次日是不會繼續上陣的,有一兩天的時間休整。 蘭博飛在白天接戰前,就已經派出了飛騎士給主巢和滾的軍團報信。第二天他依舊要派飛騎士去彙報戰況,同時他也需要飛騎士督促滾的援軍儘快抵達。 視線轉到古板大王這邊,古板大王軍在第一天的戰鬥中,表現可圈可點,雖然損失多達兩千多,但相較於大軍數量而言不過只佔了約百分之六。 古板大王軍後方還有蟻后們在加緊產卵。與神使王軍團的精兵政策不同,古板大王軍只需要成年工蟻和兵蟻就可以當做戰士,而神使王軍團的合格戰士卻必須花上時間去學習掌握資訊包裡的戰術,還需要透過實戰累積作戰經驗。 一般來說,精兵的戰鬥力不是烏合之眾可以比擬的,一支精兵可以輕而易舉的擊潰十倍甚至更多的臨時拼湊的部隊。 但也有例外,當烏合之眾能夠快速補充戰損,有著旺盛的戰鬥意志,並且可以在實戰中積累經驗時,那就是難以快速補充的精兵部隊的噩夢了。 明朝軍隊對農民軍屢戰屢勝最後卻丟了京城,僧格林沁的精銳蒙古騎兵最終被捻軍圍殲,都印證了這個道理。 當然,人海戰術相較於精兵,也有其弱點,那就是需要強大的後勤保障。供應一萬名精兵只需要一萬份糧草,但供應十萬名能與精兵對抗的烏合之眾,需要的就是十倍的糧草,這絕對是後勤的噩夢。 古代的起義軍基本靠打秋風和繳獲來維持後勤,這就是他們的軟肋,一旦敵軍堅壁清野,就會很快彈盡糧絕。 現在古板大王軍雖然如火如荼,但也有這個隱患——壯丁被抽調一空的十七座副巢的後方基地,糧食生產已經大受影響,庫存也僅僅夠支撐大軍一個月。 但是古板大王在多方權衡後,現在不是很擔心了,經過一天實戰的消耗後,他仔細計算過。 作為曾經掌管過主巢的糧庫,也深知如何理智又殘酷的規劃好軍糧的支出的大王。他的計劃是,只要打下「臨水城」,就可以以戰養戰利用繳獲的庫存——他並不知道「臨水城」存糧也不多額,在他印象裡神使王的領地內從不缺糧,以前還會經常支援主巢。 此外,戰士的損失也會逐步減少每日軍糧的支出。而到了萬不得已的事後,從戰場上帶回的雙方屍體也可以充作軍糧——北征軍就經常這麼幹,這也是大頭蟻王國軍的光榮傳統了。 ——我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