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長安城的危機告一段落,但是因為禹皇九鼎出現的原因,讓無數勢力坐不住了。
漢朝皇城受到了禹皇九鼎的庇護,這就說明,大漢的建立,是上天選擇的。禹皇九鼎可是鎮壓中原華夏九州的氣運,護佑炎黃子孫千秋萬世。
但是禹皇九鼎本就是傳說,禹皇九鼎出現的鎮壓的位置在什麼地方,沒有人知曉,上古文簡也沒有記錄,只是隻言片語記錄而已。
這一次,禹皇九鼎在長安城出現,讓所有人都明白,大漢的氣運很充足,不會像秦朝那樣二世而亡,的確也如此,傳至漢武帝已經是六任了。
這讓一直堅定跟隨漢朝腳步的勢力,感到了自己的正確,同時加大了對漢朝的重視。例如兵家,兵家一直以來都遊走於各方勢力,只要一方選擇正確了,那麼便會放棄失敗者。
那些兵家的人,只有成為棄子,或者反叛原主。
兵家之人只求戰場殺伐,以此來走自己的修煉之道。相互之間也有競爭,所以各朝各代對兵家也沒有遏制,不過功高震主的事情發生後,要麼掌權者胸懷博大,那麼可一展自身的戰場才華;要是遇到了小肚雞腸的掌權者,那麼只有被後背捅刀子了。
兵家之人政治思想很低,甚至沒有,往往都是一路抹黑的走下去;但是也有聰明的,不過這些人往往修煉之路都走不遠,到最後也沒有好結果。
耿直的兵家傳人,戰死後,只會得到後人的敬仰;反叛無常的兵家傳人,只會不得善終,死了也要被後人戳脊梁骨。
這便是兵家傳人的兩條道路,因此對於選擇明主,兵家還是很重視的。
李廣的感觸最深,他自從選擇了漢朝,便問心無愧過,只不過似乎漢武帝對他看不上眼。
兩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到最後還被罷免下獄過。
如今雖然恢復了自由之身,但是卻沒有兵權在手,沒有兵權的兵家之人,對於自身的修為影響很大,要麼停滯不前,要麼修為倒退,到最後變成普通人。
李廣如今快要八十歲了,身體已經不如年輕時候,因此實力退化很快。可以說兵家的修煉是一條不歸路。
這也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真實含義,只有無盡的殺伐,兵家的修煉之路才能走得更遠。
如果一切和平了,沒有了戰爭,兵家也會退出歷史舞臺。而且兵家大多數人都是炎黃子孫,因此希望普通百姓和平安康的生活。
所以說,兵家很是矛盾,一邊為了守護,一邊為了征伐。
兵家已經不純粹了,除了正宗傳人,便是自學成才的。
鬼谷兵家、縱橫兩脈,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如今已經道不同了。
所以軍中才會配備縱橫傳人,以此來御下,平衡雙方。
不過漢武帝的思想很不一般,想的東西也很多,他想要的便是絕對的掌控。因此衛青出現了,在軍中漸漸的取代李廣。
衛青所學並不正宗,可以說是漢武帝親自培養出來的。儒家的話,一開始選擇了公孫弘,可是漢武帝漸漸的看不清公孫弘的所作所為了,尤其還將儒生扔進了軍中,這讓軍隊更加的不純粹,不過想到軍中還是兵家佔主要地位,漢武帝也就聽之任之了,也好分割兵家的權力,可惜公孫弘後來的做法,也來越讓漢武帝覺得疑惑,於是便重新培養一個人出來,葉良辰便是他的選擇。
對外需要用兵家,內政的話則是需要儒家。
如今縱橫家在朝中的主事人主父偃已經下獄,面臨著死亡。
法家的話,張湯還是深得漢武帝欣賞的,大漢的律法也漸漸完善,比之秦朝不算嚴苛,但是經歷了文景之治的人們,卻覺得律法森嚴了。
不過沒有人會去說,因為凡是反駁的人,都會被張湯這個廷尉安上各種罪名,